宋雅怡隨著幾個老太太艱難前進,陡然見到這種狀況,還真有些招架不住。她記得小時候趕集也沒有這麼多人啊,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倒是幾個老太太在人群裏鑽進來溜進去,特別利索。
“奶奶,要不我去那邊巷子裏轉轉,一會兒你們要是找不到我就先回去。”宋雅怡在被擠了幾個踉蹌外加被踩了N次腳之後,決定舍近求遠,從一旁的巷子裏穿到集市到古玩街去看看。
宋奶奶也看到了宋雅怡的窘狀,有些好笑地點了點頭。宋雅怡當即穿過一側的人群幾個躲閃拐到了巷子裏,終於突破了重圍,她總算鬆了一口氣,這才整理了一下衣服和鞋子,頗有幾分輕鬆地沿著斑駁的小巷石板路朝著古玩街走去。
南鎮的古玩街其實並不算古玩街,事實上這裏也隻有趕集的這三天才會有古玩交易,平時是沒有這些的。而所謂的街,其實隻是一片用油布臨時搭建的帳篷,用來遮風擋雨用的。這裏的商販不固定,每次趕集來的人都不一樣,完全是流動性的隨機小攤,那些小販穿著樸素,十足的農民打扮,手裏拿著他們要販賣的東西吆喝著,至於裏麵有沒有真東西誰也不清楚。
宋雅怡一路走過,一會兒看看字畫,一會兒摸摸瓷器,時不時用右手作作弊檢驗一下自己的眼力,倒是帶著幾分愜意。
“平安扣,賣平安扣了!件件都是古董,樣樣都是真品了啊!快來看看快來看看啊,古玉保平安,玉扣便宜賣了啊!”
在走到一處巷子口的時候,宋雅怡忽然聽到了一個小販的吆喝聲,因為吆喝的是一個年紀不過十四五歲的小男孩子,宋雅怡便也覺得有幾分趣味,信步走到了小孩的攤位前。
小孩的麵前鋪著一個破舊的床單,上麵擺著一堆帶著玉色的平安扣,有南陽玉,有和田玉,也有很低檔的翡翠硬玉,各式各樣的都有,大小不一,而且式樣也是五花八門,當然,每個的成色都不好,看起來都是非常普通的玉,價值並不高,不過這麼多玉扣紮堆出現,也算是比較稀奇了。
“阿妹(苗族人對年輕女孩子的稱呼)你看玉嗎?這麼多玉扣隨你挑,帶在身上保平安哦。”小孩的攤位前隻有兩三個顧客在挑選,見到宋雅怡過來,上下看了宋雅怡幾眼,見宋雅怡穿著一身高檔的衣服背著個挎包,一副城裏人打扮,墨色的眼珠賊溜溜轉了一圈,急忙站了起來笑嘻嘻地詢問道。
宋雅怡見那小孩子麵上笑容帶著幾分狡黠,心中好笑,臉上神情卻沒有變,饒有興趣地詢問道:“你這裏的玉扣怎麼賣?”
那小孩又快速地掃了宋雅怡一眼:“這些可都是古玉,不過有的年代久些,有的還比較新,價格不等。阿妹你先挑,挑好了我再說價錢。”
宋雅怡聞言忍不住挑了挑眉毛,聽小孩這話,這些玉扣他都能看出來,難道他說得出這些東西的來曆?
這麼想著,宋雅怡手下動作也隨意了幾分,在一堆古玉裏挑選撥動著,選了兩枚看起來還算保存完整的玉扣。這麼挑選著,宋雅怡也確實發現這堆玉扣的質量層次不齊,質量最好的就是宋雅怡手中的那兩枚,是出自清朝中後期,看起來還算不錯,拿到正規的古玩店麵,大概也能賣個一兩千塊錢。
就在她正準備將玉扣交到那個小孩手中的時候,忽然瞥到了不遠處的一塊不起眼的玉扣,宋雅怡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麵上不動聲色,眼中的驚喜一閃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