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十月。
我遇見一種樹。果實像紫紅色的小燈籠,一串串掛滿樹冠,簇擁著翠綠的葉子。細細弱弱的樹幹,卻堅牢地支撐起繁茂的枝丫。隔著滬寧高速公路遠遠看去,它像一把碩大的充滿力量的芭蕉扇。
後來,我才知道,它叫欒樹。喜光,耐寒,卻怕水。
就好像曾經那個與我僅有一麵之緣的女孩。
那麼涼的夜,在黃山頂,她隻穿了一件薄開衫,撫在我肩上的手卻如此溫暖。可是,她怕下雨。不過落了幾滴罷了,她卻遲遲躲在涼亭裏不肯衝出去。而我恰巧有傘,也是一個人來旅行,於是,便邀她一同走。
她很白,鼻翼上有細小的雀斑。笑起來的時候,眼睛彎彎得像月牙兒,很討喜,連我這樣疏離的人都忍不住想要與她攀談。
一起等日出的時候,我問她:“大學是否快要畢業?”
她沒有回答我,卻給我講了一個沒有完結的故事。
故事裏的女孩,活潑,開朗,聰慧,優秀。所有的壞事情在她眼裏,都會變得沒那麼糟糕。直到她過了二十歲的生日。
一夕之間,好像所有的好運氣都全然耗盡,剩下一場場擋不住的厄運。
說永遠愛她的男孩突然就愛上了別人,如親人般的室友卻質疑她偷竊,她甚至被整個學校的人誤會。這一切被人精心策劃的預謀像是盤絲洞的蜘蛛網,越織越大,最終,就連最惜才的老師也解救不了她。
說到這裏,她頓了頓,然後問我:“若是你,你會怎麼做?”
我沒有回答她。因為,在我聽完這個故事的時候,便已昏然入睡。
等我醒來時,明媚的陽光透過蔥鬱的迎客鬆落下斑駁的光影。她已離開,沒留隻言片語。我錯過了日出,也錯過了故事的結局。
我還來不及問她的答案是什麼。而我此生,也再沒機會,對她說出我的答案。
後來,我將這個故事複述給所有的人聽。我也問她們:“若是你,你會怎麼做?”
她們給了我不一樣的答案。
從小在城堡裏長大的A毫不猶豫地金手一揮:“姐立馬退學出國!”
工薪家庭的B就有點躊躇不定了:“也許我會離開,但……考慮到前程……唉,我也說不好!”
而家境貧寒的C卻堅定地回答:“我必須得忍氣吞聲地留下來啊!當初家人可是傾家蕩產為我繳的學費啊!再說,不念書我能幹嗎?”
……
最後,她們都反問我:“後來那個女孩,到底怎麼樣了?”
我卻無從得知。
她就像是一隻沒有腳的飛鳥,從我的天空劃過綿長的痕跡,再消失得無影無蹤。再也不會回來。
但我夢見過那張明媚執拗的臉。那裏,有我最喜歡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