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EF-111型電子戰飛機
EF-111是美國空軍在F-111A機體的基礎上研製的專用電子對抗飛機,用以取代陳舊的EB-57和EB-66電子對抗飛機。主要用於隨隊幹擾。1975年開始研製,第一架EF-111A於1981年11月交付使用,美國空軍總共采購42架EF-111A飛機,裝備兩個中隊,目前所有飛機已交付完畢。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EF-111作為美空軍的主要電子戰飛機發揮了很大作用。
性能特點
EF-111電子戰飛機繼承了F-111A的優點,其主要特點是:速度快,在高空達22馬赫,在突防護航任務中能和它所掩護的戰術飛機保持完整的戰鬥隊形。航程遠,空中不加油能飛行3200千米以上。
電子設備數量多,性能先進,能完成各種任務。攜帶電子設備重量達4噸之巨,能完成遠距離幹擾、突防護航、近距離空中支援等任務。EF-111不帶武器,一般和F-4G“野鼬鼠”反雷達飛機和其它戰術飛機同時出動。
主要改型
EF-111電子戰飛機服役後進行了多項機載設備改進,主要有:加裝ALE-40幹擾投放器;加裝ARC-190高頻單邊帶電台;改用標準大氣數據計算機和加裝AAR-34紅外護尾告警係統。對EF-111A的改進更多地集中在ALQ-99E戰術幹擾係統的改進上,改裝工作於1996年完成。
最大速度:2216千米/小時;實用升限:16670米、15450米、16185米;轉場航程:3706千米;起飛滑跑距離:1349米;著陸滑距距離:602米;作戰半徑:370千米、1495千米、1155千米;機長:2316米;機高:610米;翼展:1920米、974米;最大起飛重量:40346千克;雷達:AN/ALQ-99E戰術幹擾係統;火控係統:AN/APQ-160攻擊雷達;導航設備:AN/AJQ-20慣性導航係統、AN/APQ-110地形跟蹤雷達;電子對抗設備:AN/APX-64敵我識別器、AN/ARN-52塔康。AN/ARA-50特高頻/定向器。AN/APQ-137自衛係統。AN/ALR-62終端威脅告警係統等。
作戰運用
EF-111可以完成下列任務:遠距幹擾。執行遠距幹擾任務時,EF-111A在戰區前沿地帶己方一側、敵方地麵武器射程之外活動。在繞圈飛行中,若幹架EF-111A利用有力的幹擾機產生的電子屏障,隱蔽自己的攻擊機的飛行路線和機動方式,使之不被對方雷達發現。
突防護航任務要求EF-111A進入敵方空域,伴隨自己的攻擊機突入敵方防線,抵達重要目標。EF-111A沿飛行路線連續幹擾敵方防空網的各種電子設備,使其防空係統發生混亂、延遲和失去效能,從而保護自己的攻擊力量。
近距空中支援的目的是為了在局部地區對敵裝甲部隊發起攻擊時支援自己的攻擊機。在近距支援作戰中,低空、低速飛行的攻擊機最易於遭受密集防空火力的攻擊。EF-111A伴隨攻擊機,利用其幹擾能力使敵人雷達陷於癱瘓,與此同時,攻擊機向目標投射武器。
海灣戰爭中,EF-111參加了對伊軍指揮、控製和通信係統進行幹擾的“白雪”行動,與EA-6B一起行動,利用AN/ALQ-99戰術幹擾係統又對伊軍實施強電磁幹擾,取得很好作戰效果。
識別特征
EF-111機體與F-111基本相同。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垂尾頂部裝有設備艙,形狀與EA-6B相同,似船頭形反扣在垂尾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