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基反衛星激光武器(1 / 2)

美國地基反衛星激光武器

地基反衛星激光武器地基反衛星激光武器屬於戰略激光武器。可對在軌衛星等目標進行軟、硬破壞,是未來空間攻防作戰武器係統的重要發展方向。在美國研製地基反衛星激光武器,最早是在80年代末。

簡介

研製國家:美國,名稱型號:地基反衛星激光武器,現狀:在研。

概述

在實驗中計劃使用氟化氘的紅外化學激光器MIRACL,並按計劃對激光裝置不斷的改進,但是,美國在1995年聯合國主持的複查《常規武器公約》維也納會議上,已明確表明不再發展和使用有意使人員失明的激光致盲武器,在90年代初研製地基反衛星激光武器的撥款計劃被削減,所有計劃被迫停止了。但其研究和發展戰術激光武器的步伐並未因此而放慢,相反,一直受到美國軍方的關注和支持。美國國防部在1996財年國防技術領域計劃中提出發展機載激光武器、地基反衛星激光武器等。

發展演變

研製工作重新開始是在1997年。在1997年10月17日進行了又一次實驗,實驗的目標是完成工作期限的MSTI-3衛星,使用MIRACL激光器的高能化學激光對其照射。

MSTI-3於1996年5月17日發射,飛行速度26800公裏/小時,軌道高度425公裏,傾角97度,周期93分鍾,重量211公斤,其中有效載荷52公斤,推進劑21公斤。星上傳感器是一個地麵分辨率為9米的三波段望遠成像係統,其中256256元銻化銦中短波紅外攝像機的波長分別為35~45微米和25~33微米,498768元可見光矽電荷耦合器攝像機的波長為06~08微米。

10月8日用LPCL進行跟蹤和定位,時間持續1秒,10月17日用MIRACL以≤500千瓦(最大功率為22兆瓦)的功率照射目標衛星,時間為10秒。10月17日和21日又利用LPCL進行2次發射,檢測損傷效果。這次試驗的目的是測試衛星遭受敵方攻擊時的易損性,同時也想從此次試驗中得到數據以改進未來軍事衝突用激光器或發展反衛星激光器。第一次試驗使用高功率激光器(先進的中紅外化學激光器)分兩次照射位於低地球軌道上的空軍MSTI-3研究衛星。

激光束擊中了目標點:中程紅外照相機。照相機沒有產生圖像,表明衛星傳感器受到了攻擊。為了得到此次試驗未能獲得的數據,緊接著陸軍又用低功率的化學激光器進行了第二次射擊衛星的試驗,對衛星上的紅外照相機進行了三次照射。與先進的中紅外化學激光器不同,低功率化學激光器能量密度不足以摧毀或損壞衛星傳感器。美國陸軍在此次試驗中獲得了有關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