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江南,姑蘇古城吳王闔閭的王宮裏,燭光映射下,一張懸掛著的羊皮地圖被一雙大手來回摩挲,最後定格在一個叫諸暨的地方,那是鄰國越國的都城所在。吳王闔閭的臉上露出了一絲難以察覺的微笑。
滿頭白發一身戎裝的吳國統帥伍子胥在旁邊一直靜靜地在觀察闔閭的表情。他自從跟隨孫武離開老子後,本想隨孫武回到家鄉楚國施展才華,沒想到卻遭遇到了極大的不幸。他本是楚國貴族,他的父親和哥哥在楚國官居顯要,但此時卻因為一場政治陰謀而被楚王賜死。為報家仇,他與孫武逃奔與楚國為敵的吳國,被吳國公子光(即後來的闔閭)收留,他幫助公子光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在孫武的幫助下帶領吳國軍隊殺回楚國,鞭笞楚王屍體,報了父兄之仇。他的滿頭白發,正是在逃亡吳國的過程中在一個叫昭關的地方一夜愁白的,“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愁白頭”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他。他的真實年齡其實不過三十來歲。
此時他見闔閭的手停在諸暨的位置上,於是向闔閭拱拱手,小心翼翼地詢問到:“大王難道想向越國發動進攻嗎?”
闔閭:“愛卿意下如何?”
伍子胥的回答卻在闔閭的意料之外:“臣以為不可。”
闔閭一楞:“哦?為何?愛卿說說看。”
伍子胥:“這些年,我大軍東征西討,連年征戰,雖然版圖大為增加,諸侯臣服,但我軍自進攻楚國以來兵力略顯疲憊,亟需休整一段時期,大王意下如何?”
闔閭略顯不悅:“越國隻是一個小小的荒蠻部落而已,建國不久,國基不穩,況且他們的大王允常身染重病,沒幾天好日子過,如此大好時機,本王怎能錯過?我軍能征善戰,所向無敵,這一點難道大將軍有所懷疑嗎?”
“當然不是,先師孫武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話,天時上我們占一分,地利上我們與越國平分秋色,人和則要以大軍休整完畢,養精蓄銳以後再行衡量定奪。“
闔閭:“哼,想我吳國現在兵強馬壯,稱雄當世,連楚國這樣強大的對手都臣服在我的腳下,小小的越國,踏平它就象踩死一隻螞蟻一樣容易,允常久病將死,舉國混亂,到那時不正是我們進攻的大好時機嗎?”
伍子胥:“我聽說,欲望不足會導致人身體虛弱,而多餘的欲望就象身上多長出一塊肉一樣會讓人感到不舒服,這就是所謂的欲過則害,無欲則廢的道理,我們的一切征服的欲望,都要以適度為宜。”
闔閭:“嗯,道理是個好道理,但是我聽說越國最近也在廣招天下人才,又在研製一種很厲害的叫越王劍的武器,這不是明顯地對我不利嗎?”
伍子胥:“越國的此種動向臣也略有耳聞,不過在未知虛實之前,我想不如這樣辦……”伍子胥壓低聲音。
聽完伍子胥的一番陳說後,闔閭點點頭:“很好,就按大將軍的意思辦,如若伐越成功,我將封賞越國的一半土地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