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全是燭火的氣息,燭台上的蠟燭正在拚命的掙紮,試圖挽留最後一點光明,滴落的熔蠟仿佛被遺棄的孩子,得不到絲毫的挽留,“啪”的一聲掉落在地上,燭液四濺。
偌大的重明鳥石像莊嚴屹立在高高的祭台之上,初升的太陽毫不吝嗇的將他的陽光撒在重明鳥上,使得巨大的重明鳥石像顯得更加莊嚴肅穆。
地上三隻重明鳥圖騰相互纏繞,頭相互依偎,又如同鳳鳴九天,氣勢如虹,不留餘力的展示著它的地位崇尊。
重明鳥圖騰的中心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人,望其背影,不由得讓人深感壓迫,麵上銀白色麵具使人看不清他的真實麵目,薄唇卻使人深感魅惑,這就是樓蘭的大祭司,大祝台的掌權者:清九
終於,燭火放棄了最後的掙紮,剩餘一股青煙殘留在空氣中,沒了燭火的祭台,縱然有陽光,卻也顯得昏暗。
薄唇輕啟,“怨離,掌燈!”
一個身著青衫的小廝進來給清九行了個禮,看似十五六歲,卻有著異於同齡人的沉穩,“祭司大人,天已經亮了,是否還要掌燈?”
等了半天卻沒有等到回答,對於祭司大人來說,沒有回答便是最好的回答,怨離自行退下去將燭火取來,頃刻之間,祭台又恢複一片光明。
怨離將一切做好之後,站在原地欲言又止,但又不知如何開口,清九問道:“怨離,還有何事?”
“祭司大人……”怨離欲言又止。
“嗯?”
終於怨離似乎下定了決心,說道:“祭司大人,宮中密探傳來消息,一對人馬往著東北方向駛去,公主她……帶著木青和鳳兮二人尾隨其後。”
清九聽聞,緩緩的睜開眼,吩咐道:“給我準備一匹快馬!”
“祭司大人這是……”怨離問道。
清九沒有回答,雖然沒有說,可是怨離卻也猜了個七八分,隻得乖乖出去吩咐準備路上所需要的物什,回來見著清九還是坐在祭台上,麵容沉靜,仿佛遺世獨立。
怨離靜靜地站在旁邊,詢問是否還有其他吩咐。
清九慢慢起身,修長的身影被燭火展示的不留餘地,神情略帶一絲慵懶,問道:“怨離,你可知道我大祝台存在的意義嗎?”
怨離心中覺得這個問題實在有些多餘,大祝台存在的意義不就是祈福祭祀的嗎?心中雖然這麼想,但是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了。
清九搖搖頭,示意答案並非如此。
怨離抱拳問道:“怨離愚鈍,請祭司大人明示!”
清九緩緩的歎了口氣,問道:“怨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問你一個問題,我大祝台存在多久了?”
怨離疑惑,說道:“怨離查閱過史書,大祝台與樓蘭共生,存在已有二百八十餘年,到今日,已經曆十七個國王,十三個大祭司。”
“說的沒錯,如今到這一代,我已經是第十四任大祭司,那我們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如何?”
“大祝台一直以來深受百姓愛戴。”
“說的沒錯,大祝台一直以來深受百姓愛戴,大有淩駕王權之上,大有取而代之之勢,到這一任,王上對我們早已諱莫如深,然而連年幹旱,我大祝台雖說做過幾台祭祀大典祈求甘露,但卻無絲毫效果,所以在百姓之中的威望自然是大不如前,自然備受孤立!”
事實確實如此!
“可是天不降雨也非人力可以決擇。”
“話雖那麼說,可是我大祝台在百姓心中存在的意義就是凡人與神仙的橋梁,百姓自然將我們當做神靈的代表、使者,天不下雨,百姓自然認為是我們未盡其力。”
“祭司大人的意思是……”
“王上對我大祝台早已頗有不滿,麵上雖未表示,內心實則早已諱莫如深!”
“那……祭司大人,我們該當如何?坐以待斃?”
“如何?是順其自然吧,船到橋頭自然直,暫時之內,他還動不了我大祝台!”
此時,太陽強烈的光線照過重明鳥石像,在地上印出了重明鳥展翅鵬飛之相。
清九突然間向怨離問道:“怨離,你可知道我國神女。”
怨離驚訝道,此事乃三緘其口之事,國中早已禁止議論,況且此事發生之時,當時自己還小,知道的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祭司大人,這……”
“當年神女宮中慘死,聖物也被毀,當時眾多巫師認為神女慘死實為不祥,王上便下令禁止議論此事,對外宣稱神女受到神靈的召喚,回天複職!”
怨離震驚,原來此事還有這樣的內幕,清九繼續說道:“我大祝台的存在意義,就是保護神女的周全!”
“可是神女不是在九年前的那場大火……”怨離疑惑道。
“可是神女後裔還在!九年前神女慘死,師父也引咎自刎,如今我斷然豁出性命,也要護著公主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