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的第一天早上,這群小同學們早早就起床了,拿著自己的毛巾,在寢室外麵的簡易澡房前排著隊伍等待著打水洗臉,一個接著一個,非常的有秩序。
此時,教室正對麵的小廚房裏已經冒出灰白色的炊煙,生活老師正探著頭在看火,把一根一根的木柴往灶台裏麵遞,燃起熊熊的烈火,專職專責地給這些小同學們熬煮著米粥。
這時,校長悄悄地走到了她的身邊,輕輕地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說:“雪啊!粥都煮好了嗎?
生活老師被校長突然的舉動驚了一下,用手摸了一下胸口,抬起頭看著他說:“快好了,你先過去把孩子叫過來吧?記得叫他們帶上自己的碗。”
校長抽了抽腰帶,頓了兩下說:“好。。”隨後,便踏出廚房的門口,離開了。
當他走到簡易的澡房前的時候,正看到一群孩子圍在那裏玩鬧,一點都看不出趕時間的樣子,就開始扯著他那洪亮的嗓子訓斥著他們說:“都幾點了,你還在哪裏玩,趕快把臉洗好,回寢室拿上你們的碗到廚房裏去喝粥吧?”
這一聲充滿著威嚴的話就神奇地讓玩鬧的小同學們突然地停了下來,看了一會他,接收著他那嚴厲的眼神,紛紛地點著頭,便衝回到寢室裏麵拿起自己的碗,一股腦地往廚房的方向跑去。然後一個挨著一個,整齊地在廚房的門前排起了隊伍,等待著生活老師給他們往碗裏麵盛粥,配上了一點小鹹菜,又整齊地蹲在了廚房門口往兩邊的石階上吃了起來,清澈的眼神泛著喜悅。
勺上一口熱乎乎的米粥,湊近了嘴邊把它吹涼,然後慢慢地放到嘴裏邊咀嚼,露出了一副滿足的表情。這些孩子就是這般單純,一碗簡單的米粥和鹹菜就能夠讓他們感到滿足,平日在家裏差不多也是這樣的飲食標準,從不會苛刻地去要求得到什麼,可能在他們局限的思想裏還不知道什麼是索取的熱衷。
用完餐之後,校長便帶著他們來到了教室裏,給他們每人安排好了座位,督促著他們安靜地等待老師到來之後,就悄悄地從教室的後門離開了。
不久,教室前門那扇老舊的木門被輕輕地推開了,發出了吱吱的響聲。迎麵走進來的正是他們的生活老師,依然還是穿著灰T恤和牛仔褲,短短的頭發,圓圓的臉蛋帶著笑容。不同的是,她戴上了一副小眼鏡,粉紅色的邊框非常的醒目,挺著直直的腰杆,站立在講台上,不停地掃視著教室裏的每一位同學。
這時,台下引來了“哇。。”的一陣聲響。
老師順勢地扶了一下眼鏡,微微地笑了一下,然後大聲地說了句:“同學們,請安靜一下,現在是上課的時間,教室裏要保持安靜,不能夠在下麵講話,知道嗎?”
“知道……”同學們非常熱烈地回應著。
接著,老師就開始介紹自己了。
她的名字叫沈雪,來自上海,畢業於上海T大學師範教育專業,在學校裏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她的家境也是非常的富裕,父親在經營著一家自己創立的上市公司,她的母親則是一名律師,從小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然而,富裕的家境並沒有讓她成為別人眼中帶著貶義的富二代。相反,她一直以來都是刻苦努力地學習,靠著自己的能力考高中,考大學,完成自己自己心中的目標和理想。上大學的時候,還自己做兼職賺錢,體驗生活,同時也會參加學校社團組織的公益活動。
直到一年前的暑假,她第一次來到古吉小學做支教的時候,發現這裏的孩子們很善良,很純真,都非常的渴望得到知識。由於經濟條件的限製,他們對於知識攝取渠道是非常的少,家裏麵也沒有多餘的錢讓他們購買到一些課外的教科書去學習,去開拓他們的視野。而隻能是通過在學校的教室裏聽老師講課,在九年義務教科書上獲得一些相關的知識。
條件雖然艱苦,但是這些孩子們都非常的用功去讀書學習。從他們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們對知識的渴望程度有多深,即便他們還不能完全理解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可能是這些孩子們對待知識的真誠打動了她,又可能是他們對待生活所懷有的那種淳樸感染了她。在她畢業的那一年,她義無反顧地選擇離開喧囂的大都市,甘願來到這個貧窮而偏遠的地方做一名老師,與這些山裏的孩子們共同成長。
當她站在講台上接收著他們明亮的目光,耳朵裏傳進他們懵懂而有些輕狂的話語時,她深知,屬於自己的使命就要來了。
白色的粉筆輕輕被折斷,在黑板上寫下“沈雪”兩個大字,隨著粉絮落地的一刹那,她滿臉春光,自豪地站直了在講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