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奇怪的一家子(1 / 2)

等她再次睜開眼睛,外麵已經是漆黑一片了。六郎黃鏽正眨巴兩隻大眼睛看著她呢。“姐你好些沒,快起來,娘做了好吃的給你。”

黃錦坐起來,何氏端著一碗紅薯飯過來,黃錦看過去,紅薯占多數。飯上壓著幾塊肥肉,一股濃鬱的肉香味直往鼻孔裏鑽。小六在邊上看的直咽口水:“姐你吃,我吃飽了。”

二郎、四郎和黃鈺都笑起來了“小饞貓,這可是給錦兒補身子的,可不能貪吃。”

“知道,知道!”小六點頭如搗蒜。

“六兒,我才醒,李大夫不是說不能吃太油膩的東西嗎?這肉都給你吃了。”黃錦實際上在現代就不喜歡吃肥肉,看到了喉嚨一陣發膩。

“錦兒,快吃吧,這是特意給你留的。你大姑來了,家裏添夥食了。”添夥食是土語,就是加好菜了。農村人家,一般家裏來了客人都會加點好菜,不過因為家貧,一般都是以肉為主,且分量不會很多,所以隻有主桌才會有。小孩和女人是沒份吃到的。

晚上出來後,何氏後來又去準備了一大家子的晚飯,祖母李氏特意叮嚀留出幾塊肉給她。看這一家子,父母雖然懦弱,但是真心愛護小孩,祖父母也貌似挺好相處,尤其祖母李氏,今天都沒有露麵,不知道做什麼去了,黃錦的記憶中,祖母也是一個極為慈祥的老太太,平日極少言語,都是默默的在做事,因此家裏雖然是祖父當家,但內宅的事情,叔婆彭氏也有足夠的話語權。真的是非常奇怪的內宅權利劃分。

也不知道黃勝祖有什麼辦法解決黃桂菊的事情,家裏隻有六十畝地,現在上好的地最多也就賣五兩銀子一畝,一大家子還得生活呢,指定不能全賣了,不然喝西北風去?再說,即使全賣了也不夠啊。黃錦細細思量起來,“門當戶對、門當戶對,按說黃桂菊就不能那麼高攀,大戶人家的少奶奶是那麼好當的?”看多了宅鬥小說,黃錦對黃桂菊的婚事並不樂觀。

說起來,黃老爺子一家,也是十裏八鄉小有名氣的。黃老爺子兩兄弟祖上不考,因為災年,十歲的時候,帶著小他六歲的弟弟一路討飯過來。黃老爺子極為能幹,也精明,先是到鏡源地主李家做了十年的長工。李老頭子有個兄弟,是宜豐縣縣丞,因此非常有勢力,良田萬畝。

黃老爺子因為力大肯幹,人有機靈,在李家做到了衝頭莊頭,成了小管事,慢慢積攢了些錢。等契約到期,黃老爺子認為長工是給人做奴仆,於是就堅決不幹了,帶著弟弟,就來七裏江安家了,因為七裏江黃家是大姓,黃老爺子正好也是姓黃,來這裏安家,也就不算獨戶獨姓了。

蓋了房子安了家,就娶了下山的李氏,也就是黃錦的祖母李氏。

這李家可不是一般人家,她隻有姐妹三人,父親有一百畝地呢,也算小富人家了。等到李氏的父親去世,就把土地賣了一部分,錢給了外嫁的另外兩個女兒。而輪到黃老爺子一家,不僅供養老丈人送終,而且極為孝順,因此老爺子去世的時候,將其中五十畝地留給了二女兒李氏。加上兩口子後來努力又買了十畝地,就成了村裏不大不小的富戶了,日子過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會不會因此,即使黃勝宗成家立業了,也沒有分家呢?畢竟黃勝祖就兄弟兩個,人多熱鬧點?而且,現在的家業基本都是哥嫂的,分開了,他們日子不好過?畢竟彭氏娘家是個破落戶,黃勝宗也隻是普通的莊戶人,黃勝宗遠不及哥哥黃勝祖會過日子。

哎!到底是為何還和叔公一家住一起?那一大家子一看就知道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早年可以不分家,可是祖父和叔公都這一把年紀了,如何還能不分家?樹大分枝呀!這實在令人想不通。

黃錦埋頭吃飯,心裏不住地思考。而其他幾個孩子就圍在她邊上也不做聲,看的出來極為有教養,奉行著“食不言”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