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把十一兩五錢的銀子貼身藏了起來,心裏樂開了花。所謂有錢才有底氣,可別小瞧這點銀子,這可是黃錦憑借前世知識所賺到的第一桶金。有了這筆錢,她對自己成為豪門的信心又堅定了一點。
黃錦這幾天打聽過,本朝自太祖開始,已經立國將近五十年。因為遠離戰亂,百姓安居樂業的,稍能力的都會買地。七裏江因為遠離白竹鎮,上好的良田八到十兩銀子一畝,中等的五到七兩銀子一畝,那種遠離水源,灌溉不方便的農田也要三四兩銀子一畝。很多小戶人家兩三畝地很平常。所以黃老爺子家這種,應該算是富農階級了。
黃錦手裏的銀子,差不多可以買兩畝地了。要知道,前世黃錦一家五口加一起也隻分到了兩畝多地。
“錦兒,長這麼大,我可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銀子。這錢可以買好多包子了,吃都吃不完。我還是去年端午節那會和爺爺來當鬧,吃過一個包子呢。”黃鏞興奮地說到。
江南以大米為主食,包子這些是極少有機會吃到的,尤其農村孩子,隻有在端午節那陣才有可能吃到個把個包子。七裏江這裏的風俗,端午節要吃包子。那時的包子都會在包子正中點上紅紅的一點,白白的麵皮包子,看起來就可口誘人,咬一口,香噴噴的。
說到吃的,黃錦心下也一動:“嗯,那我們等會就去買包子吃。”
所謂獎勵要及時,黃錦在現代管理類的書籍上也看到過,一味地講願景、畫餅充饑可無法激發人的積極性。黃錦決定奢侈一把,那350文錢可以隨便花,順便給幾個孩子吃點好吃的。
“你們都想買什麼?”黃錦問。
黃鍾他們都有些為難了。農村一般點的家庭,孩子們別說是零花錢沒有,就是連花錢的機會都少有。這筆錢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筆巨款。他們既舍不得花,更不敢花,猶豫著,誰都沒有說話。
“銀子我想存起來,剩下三百五十文可以買點東西。”見黃鍾他們幾個孩子猶豫,黃錦忙說。
銀子不能動,這次去仰山采藥,黃錦發現了一個好東西,這銀子要用來做啟動資金的。剩下的,全部花掉黃錦其實也肉疼,但是要讓幾個孩子嚐到勤勞致富的甜頭,以後幹活才有動力。再說黃鍾他們幾個一直生活在貧瘠中,黃錦也願意讓他們吃點好吃的。兄妹五個雖然多,但孩子們之間相當有愛,對黃錦也是非常照顧。
聽到黃錦說隻花點零頭,黃鍾他們就心思活泛起來了。
“姐,我還想吃……永福哥給的小切真好吃,香甜香甜的。不知道貴不貴。”小六作為一個六歲的孩子,首先惦記的就是吃的。
“聽永福哥說,小切是豐城才有的。如果白竹鎮有的賣,我們一會就去買一點。”黃錦說道:“如果沒有,一會你想買什麼就給你買什麼。”
小六開心地點了點頭。
“錦兒,我想買兩朵絹花,上次看營子姐戴的真好看。”黃鈺不過十一歲的小女生,還是愛美的年紀。
“我還想吃包子。”黃鏞說。
“錦兒,我想……買點練字用的草紙……”黃鍾有點猶豫。
剛穿過來那會,黃錦以為黃仲謙一家都大字不識,這幾天才知道,原來老黃家幾個孩子都認識些基本的字。當然這些都是是他們的父親黃仲謙教的。
據傳黃仲謙當年還是遠近聞名的才子,村裏很多人過年都請黃仲謙寫對聯呢。就是五叔黃漢光早年也是黃仲謙啟蒙的。隻是不知道黃仲謙為何沒有參加科考。
黃鍾並沒有正規進學,但他特別愛好書法,字也寫的頗有風骨,平日裏都是在地上用棍子比劃。在他看來,花錢買紙練字,實在是有點奢侈,所以說的猶猶豫豫的。
“好,二哥,以後等我們有錢了,就讓你們去讀書。”
士農工商,要想成為古代真正的豪門,沒有人入仕為官,顯然難以成為真正的世家望族。
當然,不說那麼遠的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及時犒勞幾個孩子。眼見為實,隻有及時體會到勞動的收獲,今後才更有動力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