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到了農曆三月三。
“牐牎叭月三,地菜煮雞蛋”。地菜即薺菜,在路邊或野地裏隨處可見,它不僅是營養豐富,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民間不僅有“陽春三月三,薺菜當靈丹”的諺語,還流傳著“春食薺菜賽仙丹”的說法。
按鄉俗三月三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挖薺菜煮雞蛋吃。這源自一個美好的傳說,黃錦在很小的時候就聽何氏講過:農曆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好心的王母娘娘,為了天下人少受疾病的磨難,命觀音娘娘普降聖水。於是最有靈氣的地菜,便充當了這一愛心的使者。每到三月三,隻要吃了薺菜煮雞蛋,就能除百病。於是一大早,黃錦姐弟幾個就提著小籃子出來挖地菜了。
“姐,我們去杜衝裏挖吧,多挖點,還可以做菜湯喝。”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黃錦真心把這裏當成自己的家了。黃仲謙夫婦雖說有些軟弱,但真心愛護孩子;黃鍾、黃鈺、黃鏞雖然都不大,可都非常懂事,就連弟弟黃鏽也是個小大人的樣子。一家人相處的和睦溫馨的,經常能讓黃錦想到前世。
“好,那裏人少,地菜應該有很多。”黃鈺也讚同。於是,姐弟幾個就一起到了杜衝裏。杜衝裏是一個地名,裏麵住著幾乎姓杜的人家,因為在山坳裏而得名。杜衝裏離黃錦家不遠,出了村口,翻過一個小山包就到了。
“姐,你看著是什麼?”路邊的幾株野菜映入黃錦的眼中。
“這不是陳艾麼,你要它幹什麼。它可不能吃,味道太衝了。”
陳艾是一種野生的菊科植物,春天的時候,剛長出來的陳艾翠綠翠綠的,帶著一股子濃鬱的芳香。陳艾的藥用價值非常高,最著名的就是用作艾灸了。而在七裏江,家裏有坐月子的,都喜歡用曬幹的陳艾煮水給產婦洗澡,據說可以收風祛濕,非常利於產婦的恢複。
但新鮮的陳艾不能用來做藥,都是割來喂豬的。眼前鮮嫩的陳艾,讓黃錦想起了前世小時候她最喜歡吃的陳艾粑粑,不由眼前一亮。
“姐,我們摘點回去做陳艾粑粑吃吧。”
“陳艾粑粑是什麼?”黃鈺有些疑惑。
原來這時候人們還不知道做陳艾粑粑啦,黃錦心中一動,又可以賺點小錢了。
最近黃錦則一直想想方設法另謀財路,可惜一直沒有找到。黃勝祖受傷後,仰山上的鐵皮石斛能救命的事情就傳開了,白竹鎮上的其他藥鋪也開出高價收購鐵皮石斛,一時間仰山上天天有人在找鐵皮石斛。加上鐵皮石斛在仰山上的產量實際不多,因此除了後麵挖過一點存起來應急之下,黃錦姐弟幾個就不大往仰山上去了。鐵皮石斛這條財路算是斷了。
在絞盡腦汁想了幾個點子都不行之後,黃錦隻得老老實實地跟著哥哥姐姐打豬草,隔三差五地拔幾根茭白到鎮上去賣,零零散散的,到目前為止也就攢了十二兩多點的銀子。賺錢難,難於上青天啊!
“我上次聽一個遊商說用陳艾熬水做粑粑,特別好吃。”黃錦隻得隨便找個借口。
自黃錦受傷後,時不時有些古怪的點子,而且都給黃家帶來了好處。因此,黃鍾他們幾個很快接受了黃錦的說辭,一起又采了一籃子嫩嫩的新鮮的陳艾。
“你們摘這麼多陳艾幹啥?這東西味道太重,連雞都不願意吃。”陳氏看到,叨咕了一句。
何氏則拉他們進房:“快喝口水。”,然後也問他們為何單單摘了那麼多陳艾。
“娘,我們想試驗下,用陳艾來做粑粑吃。”
“陳艾粑粑?”何氏也有點奇怪,“這怎麼做?”
“娘,和平時做粑粑差不多。不過用陳艾水來揉糯米粉就成。”黃錦在前世就做過陳艾粑粑,因此自信滿滿。
她和黃鈺一起把新鮮的陳艾葉子摘出來,洗幹淨,然後放鍋裏煮出濃濃的陳艾水,水是碧綠色的,非常好看,聞起來有濃濃的陳艾的清香味。
南方一般不種麥子,粑粑是用糯米做的。取白白細細的糯米粉,倒入適量的陳艾水,加入堿水。堿水不能加太多,不然會有苦味。再加點糖,然後跟揉麵團一樣,使勁揉搓均勻。等揉的差不多了,就用手搓成一個一個圓子,因為加入陳艾水的原因,圓子是綠色的。再把圓子放入蒸籠蒸,不一會兒,陳艾獨特的清香就散發的滿屋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