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黃勝祖和黃仲謙,黃漢巧就帶著黃錦他們回家了:“天色已晚,你們先好好休息休息。養足了精神,明天我帶你們出去走走。”姐弟幾個隻好老實地呆在胡家。
來之前,黃錦以為胡有生作為威風凜凜的捕快,他的家怎麼也應該是大戶人家,奴仆滿屋的,也想見識下這傳說中的大戶人家是何模樣。但到了這裏一看才知道,胡有生家並不大,隻是一個二進的小院子,有五六間房,還不如黃錦家房舍多。當然,胡有生家裏人口也很簡單,隻有胡有生一家四口,外加一個燒火做飯的家仆,一個婢女。
後來黃錦才知道,實際上古代的捕快屬於衙役的一種,凡身體強壯、手腳利索的人都可以當捕快,門檻非常低,而且衙役屬於賤籍,社會地位不高。
當然,雖說當捕快的門檻低,但在普通老百姓眼裏,捕快就是衙門的人。衙門有人好辦事,因此,不少人想方設法花銀子托人,想要在衙門裏謀一份衙役的差事。
胡有生本是高安人,孤苦伶仃來袁州府投奔遠房的舅舅俞大前。俞大前妻兒都因病亡故,無兒無女的,對胡有生非常疼愛。他看胡有生頭腦靈活,身強力壯,就千方百計把胡有生送到縣衙做白役,期望他能靠自己本事賺一條出路。白役是沒有工資的,就是給官府做義務勞動。所幸,胡有生頭腦非常靈活,又肯吃苦,在幾次抓捕中頗得俞縣令的賞識,於是漸漸地,竟是成了一名正式衙役,手下管著五六名白役,也算是捕快頭子了。不過薪水不高,每年隻有三十石大米。
黃勝祖當年在李家當管事的時候,莊子裏的產出都是用馬車運來,托付給俞大前典賣。一來二去,兩人就熟了。他看胡有生年少沉穩,也懂人情世故。於是就不管胡有生捕快的身份實際為賤民,把黃漢巧嫁給了他。
“啥賤民不賤民的,咱平頭老百姓,誰有捕快老爺威風?漢巧嫁過去,上無公婆,下無姑子,日子會過的很順心。”不得不說,黃勝祖實際是一個相當務實的人。而這黃漢巧嫁給胡有生後,胡有生對她相當敬重,日子確實過的很省心。
“錦兒,你和玲兒早點睡。大姑明天帶你們去化成寺拜拜。”黃漢巧知道黃錦前段時間差點死掉,聽過化成寺求平安簽最是靈驗,於是起意要先帶他們去拜拜。
第二天胡有生當值,他吃完早飯就去衙門裏了。黃漢巧叫了一個小馬車,帶著黃錦姐弟三個和自己一雙兒女出來了。“我們早點去,不然到時山上人多。”
他們出了門,穿過一個小巷,就到主街。街上人來人往,非常熱鬧。黃錦和小六兩個趴在馬車邊上,興奮地左看右看。馬車走的飛快,他們左拐,再往前走一段,就看到一條河攔在前麵。
“大姑,這河叫什麼名字?”黃錦有點好奇這河和自己前世的那條,是不是同一條。
“叫袁河,穿過前麵的廣澤橋,大概一刻鍾,我們就能到化成寺了。”
“姐,快看,那地方好奇怪,居然在江中。”小六興奮地指著遠處一個小沙洲說。
“那叫盧洲,可是出過狀元的地方呢。”胡有生的兒子胡宜輝和黃鏞一般大,滿臉驕傲地介紹。說完,還瞟了一下黃錦。這個漂亮的小表妹看起來倒是很鎮定,一點不像鄉下來的。
這袁河應該就是前世那條河,盧洲就是狀元洲。黃錦極目遠望,在袁河兩岸建著許多古宅,都不算高大,但錯落有致,頗有清明上河圖裏的景致。遠處的盧洲,樹木蒼翠,形似巨艦,據說唐朝時這裏出過袁州府第一個狀元盧肇。
“對了,昌黎書院就在那裏。”黃漢巧想起來說道。
姐弟幾個點點頭,黃鍾流露出羨慕異常的深情。黃錦知道,這個沉穩的大哥,內心其實是想讀書的。隻是家境不允許,隻能在家自學。
馬車過了廣澤橋,再往北走,地勢漸漸變高。“到化成岩了。”黃漢巧指著前方的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