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黃錦的遠景規劃(1 / 2)

於是,往後的幾天,黃錦和小六就負責給田裏的大人送水送吃的。如此一家老小,忙碌了大半個月,總算是忙完了。

黃家的水田都是中等田,每畝每季可以收稻穀兩石左右,也就是大概畝產三百五十斤左右。六十畝水稻總計收了一百一十八石稻穀。早稻的口感沒有晚稻好,因而早稻的價格比晚稻低一些。所以黃家一向都是留足早稻做口糧,晚稻則全部賣掉。

黃家大房二房,十四歲以上的大人的口糧,每人每年算三石稻穀;小孩子則每人按兩石算。因此等大米全部曬好,黃家大房和二房就開始分口糧、賣稻穀了。

“大房有四個大人,五個孩子,就分二十二石大米。二房老二兩口子、漢和、漢生加上鬆兒,七個大人,再加柏兒、林兒、桂林、棟兒四個孩子,應該是……”黃勝祖道。

“他大伯,這不對啊,還有桂菊呢?”彭氏忙說道。

“桂菊下半年就要出嫁了……”

“出嫁前就不要吃了?”

“那……她也算一年的口糧吧。”黃勝祖不想多扯,“這樣二房就是八個大人,四個孩子,一起就是三十一石稻穀。”

總共要留五十三石大米做口糧,剩下六十五石稻穀的就全部拖到鎮上賣了。早稻比晚稻便宜,每石大米隻賣四百九十文,黃家早稻總共賣了三十九兩銀子,最後按約定的分家方案,黃錦他們隻分到了十兩多的銀子。雖說不算多,但也總算是一筆收入。加上晚稻到時就可以全部賣了,應該也能賣二十來兩的銀子。

等黃家忙完,已經是七月頭了,馬上就到中元節了。中元節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這時就要開始準備祭祀用品了。

“錦兒,明天就七月初七了,正好趁著當鬧,你和我一起去鎮上,找下你表舅公。”七月初六晚上,吃過晚飯,黃仲謙對黃錦說。

買山地的事情,既然決定了,就要早點請羅進昌打聽。

“好,爹。是不是也把哥他們帶過去啊?順便向永福哥打聽打聽哪裏的私塾好。”黃錦問。

“鈺兒就別去了,在家幫我和你奶奶做新米粑粑。”何氏道。

“好吧。”黃鈺道。

其實黃鈺性子喜靜,平日也不大出門。加上她自認為沒有黃錦的膽色,因此不知不覺間,她的定位就是在內宅,扮演的是母性超強的大姐形象。她在黃家的存在感不強,但誰都離不開。因為她總能默默地、細心地照顧到你。

“娘,你要買些啥?我幫你帶回來。”黃錦笑著問。

“買點草紙,紙錢,還要做紙錠。對了,再買點彩紙,到時我們做河燈。”何氏道。往年彭氏認為放河燈是浪費錢的事情,所以黃家一直沒有中元節放河燈的習慣。但如今分開了,也可以買點做了給孩子們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