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兩三天,黃錦姐弟幾個都在李家莊拾穀穗,不過再沒遇到朱培謙,不曉得這粘人的小胖子做什麼去了。黃錦心裏鬆了口氣,這小王爺太粘人了,她現在是裝著不知道他的身份,從目前的情況看,朱培謙也沒有自報家門的打算。這樣最好了。但相處久了,就怕無意間他顯露了自己的身份,那以後見他,豈不是要下跪。這可是要命的,黃錦可沒有三叩九拜的打算。
起初兩天,小六還念叨著會不會再遇到朱培謙,他對這個看起來胖乎乎的小子還是挺有興趣的,畢竟現金黃鍾和黃鏞兩個在私塾讀書,相比之下,願意和他玩的同齡小男生太少了。但念了幾天後,就把他拋到腦後去了。因為,黃家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即將發生。她家要開始種茶樹菇了!
在和費記的鍾大掌櫃幾次三番商議後,他們決定先試種一批香菇,若效果好,再擴大規模,這樣一來,風險就小了很多。
受限於技術和材料的缺陷,黃錦決定憑借著她前世的記憶,采取段木法種一批香菇。這段木法,又叫椴木香菇的種植,椴木栽培是由傳統的老法栽培(砍花栽培)發展起來的栽培方法,與老法不同的是將菇樹截成一定長度的椴木,人工接種,然後進行精細的管理。采取這種方式種植香菇,成功率高,出菇早,產量高,黃錦記得前世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這種種植方式是主流的香菇種植方式。
而無意間發現的一個驚喜,則更讓黃錦欣喜若狂:來自廈門的王大壯,居然會最原始的砍花種香菇術。原來,福建那邊,近年來也流行吃香菇,且有那敢第一個吃螃蟹的,無意中發現了砍花種香菇術,隻是由於產量少,可能還沒推廣到這邊。
這可真是人生無處不驚喜啊!在知道了王大壯會種香菇後,黃錦極力說服他,前來協助她一起實驗,采取段木法種香菇。而作為一個技術愛好者,王大壯自然極為感興趣。
於是,在黃錦的要求下,王大壯專門負責種香菇的技術研究。而曬茶子的事情,黃仲謙隻得又拖羅進昌介紹了另外兩個短工,曬茶子。
山裏密密麻麻都是茶樹,多的是枯死的老樹兜,把它們砍成一段段,采取井字式、條碼式、複瓦式等堆疊方式,將這些老而不風裂的茶樹一段段堆疊在一起。要注意的是,堆疊好的茶樹枝,每隔一個月左右要上下調換位置一次,反複排放上下菇木要相錯開以利通風,便於吸收水分。
王大壯的日常工作就是負責確保段木始終保持在適合出菇的濕度,以免過於幹燥或者濕潤,影響了香菇的產量。同時,定期地把泡了茶樹菇的水淋在樹枝上,這種水裏頭含有菌群,應該可以加快出菇的速度。就如現代的菌棒,也是有菌群。
當然,這一切隻是黃錦紙上學來的,至於具體效果,她真心也沒有十足把握。所以這段時間,她和王大壯兩人全副身心地都放在了研究種香菇之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