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緣分(1 / 1)

說起來,農村耍龍燈還有個習慣,就是不僅在本村耍,還到外村表演,到鎮上或城市寬闊的街頭、廣場去“賽演”。每當新春至元宵節期間,在此起彼落的鑼鼓聲、鞭炮聲中,各個民間“舞龍”隊大顯身手,引動萬人空巷。

這來自李家莊的龍燈,舞的格外精彩,時不時引起陣陣喝彩聲。黃錦也看得入迷起來,這可比曾經電視上來的舞龍還精彩!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黃錦總感覺龍燈底下有道目光,時不時地盯著她看。然而,因為被龍燈罩著,她想看也看不到,也沒多在意。

黃錦一套看下來,發現時下的風俗,幾乎和前世一般。這舞龍,時代相傳,過了一千多年,居然形式差不多。這源遠流長,果真是有道理的。

龍燈隊一家接一家的舞過來,領頭人每到一家,吉祥的話就不斷地往外冒,直聽得黃錦一愣一愣的。看樣子,這活沒點口才還真幹不了。

不知不覺地,龍燈就舞到了何作林家。何作林放了一串長長的鞭炮,以示對龍到家裏的熱烈歡迎。去鎮上接客人的二舅和林氏已經回來了,黃錦進屋一看:喲!這可真是巧了!那屋裏坐著的不正是前不久他們在袁州府遇到的徐氏?!

黃錦他們進去的時候,賀氏正坐著,和徐氏聊著家常。聽了幾句,黃錦就發現,徐氏確實如她自己所說,對農事十分熟悉。雖然她穿的異常富貴精致,但坐在椅子上,和賀氏居然有說不完的話語。

沒想到,徐氏把她的兒子楊近東也帶了過來。此時,他正愣愣地看著黃鈺,心中卻是一片狂喜。母親果真是說到做到,上次答應過他會去了解黃鈺的情況,沒想到,效率這麼高,兩家居然攀的上一點親戚關係!

楊向東不知道的是,徐氏自上次偶遇何氏,經過交談知道他們是白竹鎮人士的時候,就留了一個心眼。她依稀記得自己有個表妹也嫁那一塊,但具體是哪裏也不是很清楚。當即托人回去問了老母親,母親又聯係上了湖田的舅舅,這才知道,她夫家也姓何。好巧不巧的,她的小姑子就是何氏!這可讓徐氏覺得緣分太深了。於是不動聲色的,提前托人,說是要帶兒子,趁著過年,去何家走動走動。

說起來,徐氏與林氏本是姑表親,兒時兩人關係非常後。後來,她遠嫁到了吉安,姐妹兩人算起來有十來年沒聯係了。這次機緣巧合,兒子楊近東到袁州府發展生意,也算是讓她能有機會歸故裏了!

因為帶著點親戚關係,孩子們相處也就融洽多了。隻是礙於男女有別,大人還是有意無意地隻讓黃鍾、黃鏞幾個和楊近東相處。

楊近東見識廣,談吐也頗為文雅,和黃鍾很是聊的來,兩人對時局的看法頗為相似,聊起來,很是暢快。

“鈺兒,你看二舅媽忙不過來了,不然,你去幫忙招呼下客人?”林氏端著一盤熱茶,笑著對黃鈺說。

“嗯!”黃鈺滿臉通紅地答應了。她早就認出來楊近東了。

黃鈺端著一盤茶水,先是給徐氏和賀氏他們滿上了。徐氏盯著黃鈺看了又看,“老夫人,這是你的外孫女吧?”

“恩恩,這孩子馬上十二了。”賀氏看了看黃鈺,笑著道。

“喲,才十二啊?出落的可真不錯,我還以為她有十三四歲了呢!”徐氏讚道。

平心而論,黃家的幾個孩子,個子普遍比較高。都說江西人普遍比較矮,但黃錦他們一家確實普遍比同齡人高出半個頭,這或許和遺傳有關。黃仲謙的身形就是高大偉岸的,加上何氏個頭也比同齡人高。

“虛歲的話,是該十三歲了。她娘在給她……”賀氏頓了頓,笑著岔開了話題。

“這時間過的可真快,一晃,我都和婷兒十來年沒見了。”徐氏感慨道,“眼看著我兒子都要成家了。”徐氏看了看賀氏的臉色,見她麵色從容,就沒往下說。

這一頭,黃鈺給徐氏和賀氏續完茶水後,又來帶了楊近東和黃鍾坐的地方,滿臉通紅地要為他們續茶。

黃鈺今天穿著一件嶄新的繡花棉襖,襖子是何氏特意為她做的。做的時候,她聽取了黃錦的建議,對衣服進行了收腰處理。因而,黃鈺穿著這身衣服,身線玲瓏有致,有如一朵清水芙蓉,天然但不失動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