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鬱氤氳,金緹總翠氛。庭前花類雪,樓際葉如雲。
和風送暖,楊柳依依。都城的陽春三月雖還有點乍寒乍冷,愛美的人們卻都換下臃腫的棉襖,喧鬧的坊市、踏青的郊外,隨處可見身披薄紗的少年少女,穿紅著綠,似要與春相爭。
現今大梁四海升平,國泰民安,民生經濟發達。京都雖然處於北方,但無論水陸兩路都處於鼎盛。
特別是京杭運河,每天船隻來來往往,迎來送往的客運高達數萬記。
湫水河上,一艘三層的官船船帆高高揚起,不急不緩的往北行。
“母親,我們明天應該可以到達京城了吧!”一身著古紋千蝶煙水群的小姑娘愛嬌的靠在一位梳著牡丹髻、身穿蜜合色百褶裙的貴婦人身旁嬌聲問道。
“怎麼,嬌姐兒坐船可累了?”顧氏愛憐的拂著女兒的鬢發問道。
“有些,不過女兒隻是想早點兒見到祖父祖母,我都沒見過他們。”華嬌不愧她的名字,長得嬌嬌俏俏,惹人喜愛得緊。
“我們嬌姐兒是個孝順孩子,你祖父祖母知道了,定會高興的。”顧氏當然樂意自己的女兒得個孝順名聲。
“母親,請喝茶!”
眾人抬眼望去,一道細條身影推門走了進來,手中端著一杯霧氣騰騰的青瓷茶盞,還未走進,茶香四溢開來。
“你這孩子,這些活兒讓下人們做就是了,哪用你親自動手。”顧氏眸光閃了閃,滿臉慈愛的笑道。
“女兒的一點孝心怎好讓下人們代勞?母親不嫌女兒笨手笨腳就好了。”華娟溫婉的笑道。
顧氏接過茶盞,喝了一口,道聲好茶,又讓丫鬟搬過小杌子讓華娟坐。
好一幅母慈女孝的畫麵,低頭坐在下麵的華嫵撇撇嘴,心底很是不以為意。
“我們大概明天中午就下船了,你們的東西可都收好了嗎?”顧氏開口問道。
“謝母親掛懷,丫鬟們都收拾妥當了。”華娟華嫵站起身恭聲答道。
顧氏點點頭,道:“你們自己盯著點,天也不早,回去歇息吧,明天還要早起。”
“是,女兒告退!”兩人給顧氏行了一禮,又與嫡妹華嬌道別,才退出屋。
華正海包的這艘管船有三層,顧氏等女眷都住在第三層,大家居住的房間也是相鄰不遠的。退出嫡母所住的房間,華娟華嫵姐妹倆還沒說兩句話,就各自回房了。
“你看看你兩個庶姐,你再看看你。”等兩個庶女走了,顧氏沒好氣的戳著女兒的額頭教訓。
“阿娘-----”華嬌拉長尾音甩著母親的衣擺撒嬌。逗得顧氏噗嗤笑出聲來。
“夫人,說句不好聽的,有夫人您在,我們姑娘哪用得著那些手段?我們姑娘呀,是一輩子被人捧在手心嬌寵著的命。”顧氏的陪房顧嬤嬤在旁邊湊趣道。顧嬤嬤是顧氏的奶娘,在二房是很得臉的,跟主子們說話也隨意得多。
“是呀是呀,我們姑娘這樣的嬌性兒誰不愛,現在有夫人老爺和公子們寵著,以後有姑爺疼愛,您還怕什麼?”顧氏的大丫鬟秋露笑著接話。
通過她能接顧嬤嬤的話頭就不難看出她在顧氏跟前的地位。
“要是真如你們說得那樣,我睡著也要笑醒了。不過老話說得好,在家千般好,出門萬日難。當姑娘時誰不是千嬌萬寵著的,但嫁為人婦----”顧氏搖搖頭,也在心底暗暗下定決定,一定要擦亮眼睛,以後給女兒挑一個千好萬好的女婿才行。
“聽說我們大姑爺是金科狀元郎,還是建寧伯家世子爺。大姑娘真是好福氣。”看顧氏神情,顧嬤嬤不好再說什麼,轉移了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