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1)(1 / 1)

能源(1)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省實現轉型跨越發展的關鍵之年。按照能源利用多元化、清潔化和高效化的發展趨勢,圍繞國家能源產業政策,我省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調整能源結構的曆史機遇,依托河西地區豐富的新能源資源以及隴東地區豐富的煤炭資源,全麵推進河西新能源基地和隴東煤電基地建設,能源產業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一、2011年能源工作情況

(一)抓好重大項目實施,進一步提升能源生產和供應保障能力。花園、沙灣、河口等水電站,景泰馬昌山、景泰乾豐、景泰沙塘子等風電場,武威南大灘、嘉峪關西戈壁、張掖南灘等並網光伏發電項目,330千伏連城、臨江、柳園等電網工程以及華亭大柳煤礦、酒泉熱電廠、甘南供氣支線等一批重點項目建成投運;核桃峪、甜水堡、邵寨等煤礦,苗家壩、橙子溝、三道灣等水電站,酒泉、白銀、武威、404礦區等地區總裝機容量430萬千瓦風電場,嘉峪關、張掖等地區890兆瓦大型並網光伏發電項目,330千伏社棠、良平、蘭州北等電網工程以及蘭州至成都原油管道、中衛至貴陽輸氣管道等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蘭州國家石油儲備基地、蘭州生產運行原油儲備庫完成中交並開始生產運行準備工作,中貴線隴西、隴南、天水供氣支線開工建設。

2011年全省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預計達到5228萬噸標煤,同比增長12.6 %;能源消費總量約6000萬噸標煤,增長1.3 %。其中新增煤炭生產能力570萬噸,原煤產量達到4700萬噸,增長3.4%;全省原油產量500萬噸,原油加工量1600萬噸,天然氣消費量20.4億立方米;全省發電裝機達到2733.93萬千瓦(水電654.72萬千瓦、火電1523.8萬千瓦、風電540.31萬千瓦、光電15.1萬千瓦)。全省全口徑發電量達到1067.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27%;全社會用電量為923.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8%。

從全省能源工業生產狀況來看,電力、可再生能源及農村能源等目標均完成較好,電力生產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年共計完成跨省跨區售電量153億千瓦時,全年完成投資可達400億元以上。煤炭供需關係基本平衡,局部(特別是河西地區)呈趨緊態勢。能源產業有力的支撐了全省工業增長,促進了全省經濟社會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