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曾有一段特殊時期全國上下都很激進,不信天不信地,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那個時期,外婆年紀約莫十七八歲,還沒有結婚,手臂上帶個紅袖章,就跟著人民群眾大軍展開各種鬥爭。
古跡、古籍和寺廟糟了大禍,不是被砸就是被燒。就連在壩子裏九灣十八官都頗受尊敬的子先生,也被外來的領導關進了牛棚。
子先生,是村裏風水先生(各位看官對子先生應該不陌生了吧,如果是第一次看到本期內容,請訂閱,查看往期精彩),為人正派,懂陰陽之事,能驅邪避凶,而且還是知名老中醫。
九灣十八官的鄉親誰也沒個膽子敢關子先生,誰也不忍心讓關子先生遭罪。可是上頭一聲命令下來,誰也不敢違抗,誰也不敢求情,一旦求情,不僅幫不了子先生,自己立即被批鬥。好在,子先生雖然進了牛棚,卻沒有挨批鬥。
就連子先生都進了牛棚,婚娶喪嫁也就壞了規矩,不看時辰,隻能亂辦事。
古往今來,隻要是壞了規矩的事,就一定會有後果。
婚娶也就罷了,但是喪葬壞了規矩,可不是那麼簡單。
楊家是灣子村的大姓。楊家的老三,楊老三家大女兒珍珍,前天得了病,後天送了醫院,在醫院住不到三天便一命嗚呼。
究竟是什麼病?醫生沒給個準信,準備的說,醫生也不清楚是什麼病!
人走得這麼急,大家都很意外,一個和外婆一起參加人民群眾革命大軍的女同誌,說走就這麼走了!
以前,人多,兄弟姐妹少說五六個。走了一個,大家雖然難過,卻也沒怎麼放在心上。那個年代,死個人實在是太容易了!
人走如燈滅,大家唯有準備後事。
可是,這後事該怎麼準備?按照以往的規矩,這種事得找子先生,就是子先生抽不開身,也得另找其他先生。
老規矩辦事,喪葬如何離得開先生?
現在子先生已經進了牛棚,其他先生更是被批鬥得慘不忍睹,就是有那麼一個僥幸未進牛棚,沒捱過批鬥的先生,也不敢再出來接這活。
沒有了先生,如何安排喪葬?這種事就是村中最老的“陳太公”也沒經曆過。
眾人沒了主意,雖然天色已晚,還是找來村裏年紀最大的陳太公。
陳太公年近九十,腿腳依舊利索,耳不聾,眼不瞎,一頭銀發雖然稀少,但卻很精神。
拄著杖,陳太公進了楊老三家,喝了一口茶,抽上了一支旱煙,咳了一聲,吐了一口濃痰。
“這種事,還得按照規矩辦!”
楊老三一聽,這可犯了難。按照規矩辦,大家都知道,可是如今的政策……
“政策不要管!老祖宗留下來幾千年的東西,錯不了!”
陳太公語氣加重,臉上帶著怒意,顯然對所謂的“政策”心中有老大一股子火氣。
這個時候,外來領導進來了,正好聽見了陳太公這句話。
“陳太公,您老了,屬於老封建了,不懂政策也不怪你!”外來領導臉上雖笑,心中卻是惱火中燒。
“哼!”陳太公冷哼一聲,不說話。
外來領導見狀,忍不住多說幾句:“老封建就是阻礙我們新中國建設,一切封建迷信都要打到!”
陳太公聽不過意,拄著杖就走,走到門口,回了一句:“老封建,老封建!哼哼……我活了九十年,聽了上千年的故事,沒見過亂成現在這個樣子的!連老一輩的規矩都不要了,隻有你們做得出來!”
陳太公字字鏗鏘有力,說完便走。
外來領導氣得破口大罵:“老封禁,老迷信,若不是看在你七老八十,非要關牛棚不可!隻會倚老賣老……”
在場的眾人心中都讚同陳太公的話,隻是現在這情形,誰也不敢搭話。
等外來領導罵完了,氣也消得差不多了。
楊老三湊了上前,詢問喪事如何處理。
“還能怎麼處理,立馬處理!直接下葬,馬上下葬!”外來領導大手一揮,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