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關於和諧校園建設的內容,一般認為包括大學理念的和諧、發展戰略的和諧、管理機製的和諧、人際關係的和諧、收入分配的和諧、校園文化的和諧、資源配置的和諧、校園內外環境的和諧等方麵。
三是關於和諧校園建設的形式與途徑,認為要通過組織建設、製度建設、隊伍建設和環境建設的創新與完善來實現。也有人認為形成共識、提高“硬實力”、師德建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優化育人環境、加強隊伍建設、製度建設和領導班子建設是和諧校園建設的著力點所在。
從已取得研究成果分析看,主要側重於從師德建設、高校發展戰略、創新文化、思想政治工作、高校部門工作(如:圖書館、後勤、團學、醫療改革等與和諧校園建設)等方麵探討校園文化建設及其相互關係。這些研究非常必要,也為進一步探討和諧校園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礎。但是,我們發現,現有研究尚有明顯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不能從宏觀上為和諧校園建設提供理論指導;二是一般意義上的理論探討居多,實踐操作性明顯不足,更沒有形成富有啟發意義和指導價值的模式與方案;三是對高校黨組織在和諧校園建設中作用發揮研究非常薄弱,尤其是缺乏對高校黨組織不同層級作用的發揮及其建立長效機製的研究。
上述問題的存在與當前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校園建設的現實需要是不相稱的。要深化和進一步加強對和諧校園的建設,就必須以緊緊抓住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為首要任務,以充分發揮高校黨組織作用為保障,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以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心態為重要環節,以校園文化為重要載體,以高校發展為主題,以隊伍建設為關鍵,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而形成可持續發展和不斷創新的和諧校園建設新模式與長效機製。為此,必須站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視野的高度,又從高校和諧校園建設在和諧社會構建中具有引領、示範和推動的特殊作用的角度出發,來準確定位和思考探索和諧校園建設,進而著重從加強、改善和充分發揮高校黨組織的作用,強化、改進和豐富校園文化建設,優化和改善校園內外文化環境三個方麵入手,並在對高校和諧校園建設現狀深入調研、評估和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和諧校園建設的目標、體係、結構、內涵、途徑和功能進行深層次理論探究和實踐創新,以期為今後我國高校和諧校園建設提供一整套具有先進理念和實踐示範推廣價值的理論指導和實際操作的模式體係。
麵對新的形勢與要求,及時總結和分析高校黨組織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發揮作用及存在的問題,對高校黨組織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發揮作用的內容體係、組織構架體係和工作體係及機製進行深入探討和係統研究,並在實踐中進行檢驗和不斷完善,進而為高校黨建、思想政治教育與和諧校園建設提供決策的依據和有效方式,有助於推動高校發展與和諧社會的進程。為此,本課題將通過創新理論——實踐探索——構建體係三個層麵的研究,對高校黨組織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發揮作用的若幹重要問題做出理性思考和科學的回答,以便能為構建高校黨組織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發揮作用提供理論準備,為高校黨組織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發揮作用提供思路,為我國高校和諧校園建設和黨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種新的範式。
三、理論探索與實踐創新
具體而言,本課題研究旨在理論探索和實踐創新的基礎上,通過對高校黨組織在和諧校園建設中地位和作用現狀的調研與分析,拓展與創新和諧校園建設的理論與內涵;通過對高校黨組織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發揮作用麵臨的困難與挑戰的分析與論證,力圖在理論層麵、製度層麵和操作層麵上完善與創新和諧校園建設的內在結構;通過對高校黨委、黨總支、黨支部(包括黨小組)在和諧校園建設中具體發揮作用功能與途徑的探討與研究,力爭構建與創新高校黨組織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發揮領導、組織、踐行三位一體、統籌兼顧的運行機製與體係;在理論創新、完善結構、構建體係的基礎上,通過對我國高校和諧校園建設成功經驗和天水師範學院在和諧校園建設的個案研究與綜合評價,提出一整套具有先進理念和實踐示範推廣價值的操作體係。所以,本項目將從理論和具體實踐兩個層麵,主要圍繞以下七個方麵的重要問題開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