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羲抬頭看到林夢雅之後,便迅速的注意到了林夢雅身邊的薑逸,並且開始仔細的打量著薑逸。
“身高還行,長的也還行,氣質也還說的過去。”王之羲在心中很快就給薑逸打了一個分,道:“但是離我還是差遠了。”
不知道薑逸要是知道王之羲對他的這個評價,會是什麼表情。
“他看到我們了。”林夢雅還調侃了一句,道:“要不要上去聊聊?”
“恐怕人家看不上我啊,”薑逸笑笑說道:“他剛才上下打量了我一番,眼神當中完全沒有警惕的意思,說明根本就沒有把我放在眼裏啊。”
“那是當然了,隻要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的出來,”林夢雅笑嘻嘻的說道:“你明顯配不上我啊,嘻嘻。”
“能不能愉快的聊天了?”薑逸翻白眼說道:“想要我走是不是?”
“別別別,是我不懂事,您大人有大量。”林夢雅趕忙拉住薑逸,說道:“趕快幫我給他解決了吧,我實在是快要被他煩死了。”
“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我就大慈大悲的幫你一回吧。”薑逸雖然一邊跟林夢雅說這話,但是目光卻一直跟王之羲對視,薑逸內心的勝負欲,也被激起來了。
雖然薑逸和王之羲兩人已經用眼神開始打架了,但是觀眾們的注意力卻完全在王之羲的字和李開誌身上。
“同學們,相信你們都聽過一句話,叫做力透紙背。”李開誌帶著笑容,解釋道:“比喻用毛筆寫的作品,在宣紙背後,能看到運筆時筆鋒留下的墨線,形容寫字、畫畫剛勁有力,技巧精湛,力道十足,隻有書法大家,才能做到這一點,這其中還有一個典故。”
顏真卿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少年時曾拜張旭為師。有一次他向張旭請教書法用筆的道理,張旭說:“曾經聽褚遂良說過,用筆要像印泥畫沙一樣。顏真卿當時一直無法悟得其中的道理。
後來在一個島上,有一個布滿沙土的地方,因為平坦幹淨,讓人看了,心裏就感到愉悅,顏真卿想要拿起筆來書寫。於是用銳利的錐子在沙地上畫出勁拔峻險的形狀,也因此領悟了其中用筆的道理。
書法用筆,要像用尖銳的東西在沙上作畫一樣,有時要隱藏筆鋒,顯現出深沉的感覺;當必須使用筆鋒時,就要遒勁有力,讓運筆的力量穿透到紙的另一麵。
如果可以達到同時呈現這兩種筆法的境界,自然可以說是相當的成功了。楷書與草書的運筆,如果能完全和畫沙的道理一樣,就能夠流傳久遠,達到與古人相同的水平。”後來“力透紙背”這句成語就從這裏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的書法遒勁有力。亦用來形容文章立意深刻有力。
“當然,力透紙背還有另外這一種講法。”李開誌不知道是真心科普還是有意賣弄,在講完上麵那個力透紙背的故事之後,又道:“就是寫字的時候,下麵墊上生宣紙,字寫完之後,看看墨跡能夠透過多少張紙,浸染的紙張越多,自然證明這人的筆力越強。”
“哦——”
現場的學生都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感覺這一趟來值了,學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知識。
“大家請看!”李開誌說著拿起了王之羲剛才寫字的時候墊著的宣紙,一張一張的數了起來,一直數到第八張紙才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