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4章:魯編輯(2 / 2)

魯編輯沉思了一下,來到自己的電腦麵前,查詢了一下說道:“他呀,我們雜誌剛剛成立的時候,他就進作者群了,當時創刊號上登了一篇文章,反響還不錯的。不過他後來就沒再投過稿子,也從不在群裏聊天。但幾次清理群的時候他都私密過我,也就把他留在了群裏。”

“說起來,這篇文章是他第二篇稿子,不過他寫的文章質量不錯,最近這期我們收到不少讀者來信,說要探訪他說的幾大絕地。而且他的兩篇文章在網絡版上反響不錯,網友們還向我們發郵件,要求多刊登他的文章。”

隻寫過兩篇文章,高覺皺起眉頭,魯編輯繼續說道:“‘清風明月’在網絡上人氣不錯,還有網友專門為他的文章錄製了有聲小說,有些個地方恐怖電台,還用了他的有聲小說,要是他肯多寫點,說不能火呢。”

“有聲小說”,高覺注意到魯編輯這個詞,連忙問道:“您還記得他前一篇文章的標題嗎?”

“哦哦哦,我記得,好像是寫一個工地發生的恐怖故事,地鐵工地什麼的,哦哦,這裏,名字是《絕密檔案之驚懼魔井》!”

高覺的腦中好像劃過一道閃電,聽著標題,不就是當晚在詭異出租車上播放過的那個恐怖故事嗎?而且這個故事的背景也是賣糕橋地鐵站,而且故事中的事情也確實發生過,這個‘清風明月’當真和富康建設有關係!

張立並不知道高覺震驚的原因,他請求魯編輯將《絕密檔案之驚懼魔井》打印出來,高覺接過小說,果然和出租車上聽到的那個鬼故事一模一樣,難道這個作者想要通過小說透露什麼信息嗎?

高覺連忙撥打了通訊錄上的電話,沒想到竟然是忙音,他將電話遞給魯編輯,對方一臉無奈的說道:“清風明月總共就交了兩次稿子,還都是提前交稿的,我也是在qq上和他討論修改的事情,誰知道他留了個空號啊。”

高覺奇怪的問道:“那編輯部怎麼給他支付稿費的?”

魯編輯指著表格後的銀行卡號說道:“作者提供身份證和銀行卡號,和我們簽約之後寄來身份證複印件和簽名過的合約,發放稿費的時候直接打到卡上。”

“也就是說從簽約到支付,您都沒有見過這個清風明月了?”

“當然沒有!我們又不是什麼大雜誌,哪裏還需要親眼見每一個作者嗎?我們可不是你們鄴城晚報,有那麼多外出經費。我們的主編大人,可是連去江寧的經費都不批的。”

說這話的時候,魯編輯充滿了怨念,想當年他入職的時候也是誌得意滿,一心要在傳媒行業做出一番事業,可是理想遭遇了現實之後,年過三十他還縮在十八樓的角落辦公室,辦著一本高中生看的恐怖雜誌,內心的落差感可想而知,見到行業精英高覺,自然說話帶刺。

不過魯編輯還是向高覺繼續說道:“就算電話是錯的,銀行卡號和身份證號不會錯的,我們每次稿費都是轉賬的,兩次都發放到位了,你找人一查就知道了。”

有了身份證和銀行卡,倒也能確定身份,高覺點了點頭,將這些信息抄錄了下來,站起身來和魯編輯告別,魯編輯傲嬌的伸出手來,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你們是不是在追查鄴城地鐵的疑案?”

高覺詫異的看了他一眼,魯編輯跳起來說道:“我又不是傻子,清風明月兩篇文章都提到了地鐵,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嗎?”

他將手裏的文件放下,故作神秘的和高覺說道:“你知道在我們圈子裏,把賣糕橋車站稱為什麼嗎?”

高覺來了興趣,他重新坐下來,魯編輯低聲說道:“‘詭站’,我們都把賣糕橋車站稱為地鐵詭站,因為這是個詭異的地方,發生過很多奇怪的事情。”

圈子?高覺重複了這個詞,魯編輯連忙解釋道:“為了搜集稿子,我加了很多神秘學的群,在鄴城有一群追逐都市傳說的人,我也勉強算這個圈子的人吧。”

“都市傳說”?高覺知道這個詞的意思,在繁華的大都市,流傳著很多詭異、恐怖、驚奇的故事,一般在地方論壇和都市白領之間流傳,原本是外國大城市中比較流行的事情,近些年隨著國內城市發展,也漸漸在幾大城市流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