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契尼科夫(1 / 3)

梅契尼科夫

——吞噬細胞的發現者

他是俄國動物學家,免疫學家,病理學家。因發現吞噬細胞,建立細胞免疫學說,與P.埃爾利希共獲19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883年他研究發現細胞防禦功能,創用“吞噬細胞”一詞。又證明高等動物的白細胞也來自中胚層,可以清除入侵異物 , 尤其是細菌。多次想尋求自殺的他,到老年卻研究起長壽問題,並親自實踐自己的長壽理論。

個性的年輕人

梅契尼科夫是1845年生於俄國烏克蘭哈爾科夫州伊萬諾夫村的猶太人。他從小就有雄心大誌,還不到20歲就狂妄地說:“我有熱忱和才能,我天資不凡,我有雄心壯誌,要做一個出類拔萃的研究家!”

當梅契尼科夫上大學時,就向教授借來一具相當模糊的當時稀有的顯微鏡,瞧過之後,就坐下來撰寫大塊的科學論文,盡管他當時還不知道什麼是科學。

當時,他逃課幾個月,獨自沉迷於“蛋白質結晶”的學術著作和一些有煽動性的小冊子。他深夜一般不睡,要喝掉幾大茶壺的茶,與他的同學們高談闊論無神論。

等到學期考試的前幾天,他就趕快突擊。他有超凡的、留聲機般的記憶力,每次第一名都非他莫屬。

同時,梅契尼科夫總是不自量力,還不到20歲,就向科學刊物投稿,他看過關於某種甲蟲的大堆資料後,還不到幾小時就匆忙做這方麵的文章。

第二天,一翻開文章,梅契尼科夫發現昨天那麼肯定了的,今天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於是便趕快給刊物的編者寫信:“昨天寄上的稿子,請勿發表。我發現我弄錯了。”但同時他仍然充滿信心:“我有熱誠和才能,我天資不凡,我有雄心壯誌,要做一個出類拔萃的研究家。”

有時候,梅契尼科夫也大發雷霆,因為編者拒絕一番熱心的發現。“世上沒有人賞識我!”他大叫大嚷,走進自己的房間,準備去死,悲悲切切地吹著曲子:“我若是蝸牛,我就躲進我的殼裏。”

但是,對一切生物的無限興趣,使他忘記了自殺的打算和劇烈的頭痛。但是,如果他因教授對他煥發的才華不夠重視而啜泣,那他也是控製不住自己的,這使他失去了做一點堅實的科學工作的機會。

最後,梅契尼科夫對鍾愛他的母親說:“我對原生質特別有興趣……但是俄國沒有科學”,因此他急忙奔向德國的一所大學,他發現比開學早到6周。他找到了幾個在當地的俄國留學生,但他們給他白眼,因為他是猶太人。於是,梅契尼科夫厭倦生活了,想要自殺。

因此,他動身回國,書包裏卻有幾本書,其中之一是剛出版的達爾文的著作《物種起源》。當時,梅契尼科夫讀了它,狼吞虎咽似的輕信了有機進化論,成了它偏執的擁護者。進化論從此成了他的宗教,直到他創立自己新的科學宗教。

在夜裏他醒著躺在床上,看到種種幻象,小至蟑螂大到象的巨幅圖景,一切獸類都是遠古的無限製之小的一個小祖宗的子子孫孫……這一轉變是他生涯的真正開端,因為現在他爭論著勸告著,開始從一個實驗室走向另一個實驗室。他研究蠕蟲的進化,他自己笨拙的手指,拚命向一條蜥蜴的體內探索,想從中發現進化的真相。但是,當他找不到他想找的,就把這條爬蟲剩下的一些肢體丟在實驗室一邊。

其他成名的科學家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知道怎樣向自然請教,而梅契尼科夫卻不是這樣,他閱讀關於進化的書籍,受到了鼓舞,大喊“不錯!”

然後,梅契尼科夫再以大量粗枝大葉的實驗,想把他的信仰強塞進自然的咽喉。說也奇怪,有時候他也居然是正確的。盡管當時他並不熟悉做生物方麵的事情,但他始終如一地執迷於力圖證實適者生存的觀點,這卻驅使他發現人類怎樣抵抗病菌進攻這個怪異理論。

和科學研究上的個性相比,生活中的梅契尼科夫葉顯得的很有個性。平時的梅契尼科夫留著長發,一直向下垂到脖子後麵,與他那非常美麗的大胡 子連成一片。在寬闊的前額下麵是一雙靈活的、充滿智慧的眼睛。他的手似 乎不夠靈活,常常不服從大腦,有時候他又缺乏耐心。

23歲時,梅契尼科夫與一個叫勒德米拉結婚了。當時,這位姑娘正患著病,隻好坐著病人坐椅被抬去舉行婚禮。此後,他們整日跋涉歐洲,遍求醫療。

然而,4年後,梅契尼科夫的妻子還是死了。也就是在此時,梅契尼科夫開始對嗎啡上癮了,從她的墳前經過時,吸毒量越來越大。

同時,梅契尼科夫的眼睛痛得厲害。梅契尼科夫痛苦地想,瞎了眼睛還做什麼自然學家和研究家呢?“還活什麼?”他叫喊著。

於是,這個多次打算自殺的梅契尼科夫,這次真的決定要自殺了。為此,他服用了他明知足以送命的大量嗎啡,誰知分量過多了,一陣嘔吐全吐了出來。

然而,他的自殺決心並沒有放棄,“還活什麼?”他憤憤地說。接著,梅契尼科夫又洗了一個熱水浴,一出浴缸就奔到露天,想借此得肺炎而死。

但是這次,他仍然沒有被自己“殺掉”。這天夜晚,他站著,呆呆地看著圍繞一盞燈籠的火焰而飛舞的無數昆蟲。“這些昆蟲隻活幾小時!”他自言自語,“適者生存論怎能應用於它們呢?”於是,這個個性的梅契尼科夫又一次放棄了他的“自殺”念頭,回身埋頭於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