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關東軍投降
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但關東軍並未停止抵抗。蘇軍繼續進攻。後貝加爾方麵軍於16、17日相繼攻占紮蘭屯、洮南、通遼、赤峰、張北等地。由於道路泥濘,坦克集團軍隻能沿鐵路路基運動,每晝夜前進速度平均40~50公裏,主力在先遣支隊後麵跟進,沒有進行戰鬥。部分兵力繼續圍攻海拉爾築壘地域。遠東第1方麵軍的第1和第5集團軍於17日攻占牡丹江市,俘日軍4萬餘人。
當日,方麵軍右翼第35集團軍進占勃利,左翼第25集團軍進占圖們,並向北朝鮮推進。部分兵力仍在虎頭和東寧築壘地域同日守軍進行激烈爭奪戰。遠東第2方麵軍的第15集團軍於17日攻占佳木斯後,沿鬆花江追擊退卻之敵。第2集團軍在航空兵和炮兵支援下,對孫吳築壘地域展開猛烈攻擊。
8月17日,關東軍下令停止抵抗,日軍開始投降。鑒於各兵團離戰役目標尚遠,華西列夫斯基於18日命令各方麵軍派出快速支隊,迅速進占重要城市和交通樞紐。從18日起,蘇軍以臨時編組的小分隊,先後在13個重要城市實施空降,控製機場和市區重要目標,接受日軍投降。20、21日,東西對進的蘇軍快速支隊分別在哈爾濱、長春、沈陽會合。駐守虎頭和東寧築壘地域的日軍,直到8月26日才停止抵抗。
與此同時,8月11日~25日,蘇軍第16集團軍在太平洋艦隊部分兵力的協同下,實施了南庫頁島進攻戰役;8月18日~9月1日,遠東第2方麵軍一部在第16集團軍一部和太平洋艦隊的編隊協同下,實施了千島群島登陸戰役。
此前,南庫頁島戰役已開始。8月10日,遠東第2方麵軍軍事委員會給第16集團軍下達了如下任務:令配有加強兵器的步兵第56軍,於8月11日10時,在航空兵支援下向古屯、氣屯、上敷香、內路等方向發起進攻,突破日步兵第88師在古屯築壘地域的防禦,攻占上敷香、敷香和內路等城。
隨後,該軍奉命不得在內路、敷香一帶停留,而應沿該島的東西兩岸繼續向南進攻,肅清南庫頁島的全部敵軍。
經過5天的頑強戰鬥,步兵第56軍越過日軍前沿地帶,於8月16日突破了古屯築壘地域的主要防禦地帶。攻下古屯地域後,日軍在國境線上所構築的整個防禦體係就被打垮了。殘存的幾個抵抗支點已被蘇軍圍困,繼而被消滅。蘇步兵第56軍的基本兵力繼續向南進攻。
與此同時,遠東第2方麵軍的部隊在太平洋艦隊的協同下,還進行了數次登陸戰役,目的是使日軍不能從日本本土向庫頁島增調兵力,以便迅速圍殲島上日軍,解放南庫頁島全境。
8月16日,登陸部隊攻占了該島西岸的惠須取海港及其市區。8月20日,另一支登陸部隊攻占了真岡海港及其市區。這支部隊繼續向東南方向發展進攻,於8月25日攻占了雷多加以及重要的海港和海軍基地大泊。8月21日,向豐原方向發展進攻的步兵第56軍,攻下了海港敷香和內路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