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體來看,評判人員中有47.5%認為該員工優秀,26.6%認為良好,18.2%認為中等,4.8%認為較差,2.9%認為很差。因此,對應於等級評語集可以看出,該員工績考核成績接近“良好”偏上的水平,離優秀還有一步之遙,還有提高的空間。
綜上所述,模糊綜合評價提供了一種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係統分析問題的科學方法,在對旅遊飯店業員工進行綜合考核時,能更好地揭示被評價對象的模糊概念,使評價結果可靠性、邏輯性、規範性更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特點。這種評價方法要求的信息較少,且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也不需要太多,相關計算隻需借助於普通的計算器便可完成,且能反映出許多問題的實質,因此該方法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推廣價值。但其也具有一定的缺點,如它考慮了主要因素而忽略了其餘信息的影響而使得多數信息沒有受到關注,這對實際情況是不利的,這有待我們進一步研究加以完善。
(注: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2014SJD662);連雲港市科技局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編號:RK1210);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資助項目。)
【參考文獻】
[1] 陳誌學:試論飯店培訓工作的質量控製[J].旅遊學刊,1998(3).
[2] 陳衛華、梁曉豔:模糊綜合評判在人事考核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05(10).
[3] 曾學文、夏文勝:基於模糊理論的企業知識型員工綜合考核[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3(4).
[4] 謝季堅、劉承平:模糊數學方法及其應用[M].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5] 薑炳鱗、謝廷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係及其多級模糊評價方法[J].商業研究,2004(18).
[6] 何曉群:現代統計分析方法與應用(第二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劉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