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鹿鳴山朝陽峰頂,隨著旭日東升,葉缺與陳留之盤膝於觀日台上的大青石。
師兄弟二人麵對紅日,默念八段錦口訣,開始修道。
葉缺手抱昆侖,按照大師兄的指點,牙齒輕抵喉部,口水增多時即咽下,道家所謂的“吞津“便是如此。
隨後將兩手交叉,自身體前方緩緩上起,經頭頂上方將兩手掌心緊貼在枕骨處,手抱枕骨向前用力,同時枕骨後用力,使後頭部肌肉產生一張一弛的運動。
引導術講究動靜結合,靜修則是以呼吸法門進行修煉。
人以‘精、氣、神’三寶為貴,每一次呼吸吐納都是深層次的鍛煉。雖然以八段錦鍛煉多時,但葉缺一直難以入門。
以前在道院時,每一次跟隨師父來觀日台做早課,不論春夏秋冬,師父每一次吸氣之後,呼出的都如一道霜氣白練。那時候葉缺不曾在意也沒去深究,現在再看大師兄呼出的微弱白芒,而自己卻是空空如也,葉缺多少有些明悟。
天地有氣,天地賦有靈,朝日月芒則成日月精華。朝霞晚露都蘊含靈氣,不過還是以日月精華之氣為主。月華寒重,旭日有熱毒,每一次的吐納便是吸收精華,吐出煞廢之氣。
陳留之抱元守一,沉聲道:“氣沉丹田,運轉周身……”
“是!”
修道煉氣,怕的就是沒有法門亂練一氣。現在有大師兄在旁照拂,葉缺當即正身端坐,鼓漱吞津,意守丹田,以意引導內氣自中丹田沿任脈下行至會**接督脈沿脊柱上行,至督脈終結處再循任脈下行。
葉缺沉心吐納,抱元守一,漸漸的,一股微弱的熱量緩緩由口鼻處湧入體內,隨著法門陡走周身,酥麻之感從登時從頭頂直灌腳底。
“呼——”
隨著葉缺一口氣吐出,陽光下一道淡淡的白芒出現。不過相比起大師兄的那道氣勁,葉缺這道白芒剛一出現沒吐出多久就消弭於無形之中。
想想大師兄那道氣勁吐出,猶如靈蛇出擊,也不知道打在人身上有沒有力道。不過相比起自己這一道,可謂是天壤之別了。
縱然如此,葉缺也是心中一喜。這道微弱白芒,好歹是說明自己的煉氣之路有點成果了。
修道有天賦,葉缺那剛剛入門的天賦能夠這麼快走到這一步,也算是築基丹帶來的巨大變化。要是一個沒有任何修道天資之人,就算是練個十年半載也不見得能入門。
“還成!”
看到葉缺麵帶喜色,陳留之憨憨一笑。
“還要大師兄你多多指點呢!”葉缺跟著笑笑道。
看大師兄的能耐,葉缺心想修道高深處,至少摘葉傷人什麼的應該不是奢望。
煉氣講究動靜結合,可不是一天到晚在那打坐吐納就能練成道法的。而且人體有限,吸收日月精華講究一個度,可不是你吸的越多越好。
師兄弟二人吐納結束,在朝陽峰打了一套拳之後,也就回道院了。
劉守靜今天下山為葉缺去道協注冊道籍,之所以拖到今天也是因為葉缺昨天才注銷了學籍。
小玄魚最近幾天都是圍著那幾頭小梅花鹿打轉,簡易的鹿舍外,小玄魚不停的逗弄著可愛的新寵物,顯得極為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