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1 / 3)

第一部分

案件1芭蕾舞演員

尼任斯基被俄羅斯芭蕾舞團開除的消息傳遍世界,歐洲各國著名劇場以及藝術團的老板紛紛以破格酬金邀請,演出的聘書紛至而來。為了回避那些令人厭煩的應酬,他決定到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他妻子的娘家去住一段時間。

就在他來到布達佩斯市的一天早晨,尼任斯基去附近的公園散步時,發現公園的空地中央倒著一具紳士模樣的中年男子的屍體,脖頸上插著一把匕首。

幸好,這時正趕上一名巡邏的警察騎著自行車從這裏路過,所以尼任斯基叫住警察向他報告了情況。趕巧,這位警察還會講俄語。

“從屍體僵硬的情況看,被害時間是昨天深夜。因為口袋的現金分文未少,所以不像是搶劫作案……可是,真怪,怎麼沒有罪犯的腳印!”

查驗屍體的警察起身環顧四周。

在這片空地上隻留著被害人的腳印,再沒有發現其他的腳印。

因前一天中午這裏下了一場雷陣雨,地麵又濕又軟,所以被害人的腳印清清楚楚地留在地上。可是,非常奇怪的是,沒有發現罪犯的腳印,隻是留下象棒子尖拄地似的點點痕跡。痕跡從鋪著沙石的便道一直到屍體旁。

“真像似高蹺的痕跡。是不是罪犯踩著高蹺殺死被害人的呢?”

警察看著地麵不可思議地說。

“可是,警官先生,如果是踩高蹺的話,兩手夠不到地麵,是無法用匕首刺殺被害人的,被害人也不會那麼輕易就讓人殺了的。”

“的確……那麼,這奇怪的痕跡也可能與本案無關。也許是下過雨後,孩子們踩著高蹺出來玩耍時留下來的痕跡吧。”

“不,很可能罪犯就是……總而言之,要查查與被害人有關係的人員。如果有關人員中有芭蕾舞演員,那麼十有八九就是她。”

尼任斯基說完,把以後的事都交給警察,自己匆匆離去。

“什麼?芭蕾舞演員……”

警察用莫明其妙的神情目送他離去。他完全不知道這個散步的行人就是天才的舞蹈家尼任斯基。

幾天後,尼任斯基從報紙上得知罪犯被逮捕的消息。正如他推理所料,凶手果真是被害人的情婦,原來當過芭蕾舞演員。

那麼,罪犯是用什麼手段在足跡上做的手腳?尼任斯基的推理是什麼呢?

答案:

注意芭蕾舞演員的腳尖。

那奇怪痕跡是罪犯穿著芭蕾舞蹈鞋,用腳尖走路留下的痕跡。

曾是芭蕾舞蹈演員的罪犯,大概是以腳痛為借口,向被害人撒嬌,哄騙被害人背她來到現場,並用藏在身上的匕首突然刺中被害人的脖頸,被害人倒地死去後,她從屍體的背上下來穿上芭蕾舞蹈鞋,用腳尖逃離現場。

芭蕾舞蹈鞋的鞋尖處是用骨膠製做的,以便跳舞時身體能自由旋轉,所以,留在地上的痕跡像木棒拄地一樣。

案件2糊塗的偵探

在建坪不太寬廣的大樓大門,團偵探與女怪盜梅琦碰個正著。

“真難得在這裏遇見你!”

“是啊!團偵探,好久不見!你來這裏有事嗎?”

“我把記事薄忘在地下三樓的公共電話亭了,特來拿回。你呢?”

“哎呀——我也是哪!我把記事本忘在三樓的公共電話亭啦!團偵探,來一場公平競爭怎麼樣?”

梅琦向團偵探挑戰。

“怎麼競爭?”

“不要用電梯,看誰先取回自己的記事本,回到大門。輸的人請吃午餐。”

“好!那麼,開始吧!”

兩人同時向樓梯跑。

但往地下室樓梯走的團偵探不由得停下腳步。

“糟糕!被梅琦捉弄了!”

團偵探有點懊惱。

為什麼呢?

答案:

團偵探必須多上下一層樓梯。

大門在一樓,梅琦要上三樓,隻要再爬兩層樓就可以了。

但團偵探要到地下三樓,非得往下爬三層樓不可。

換言之,團偵探必須比梅琦多上下一層樓,當然會輸了。

案件3罪犯是左撇子

在偵破殺人案的過程中,找到了三名嫌疑犯。刑警決定分頭進行跟蹤。下麵三張照片,分別是在三人停下點煙時偷拍的。

不久,隨著搜查的進展,查明罪犯是左撇子。而凶器匕首的握法正是左撇子所為。

那麼,這三人中誰是罪犯呢?

答案:

將底片翻過來洗的照片:

左撇子的罪犯是B。

認為是C的人,請再仔細看一下圖。男式西服的上衣口袋是在左邊,衣領也是在左側壓在上麵。而照片B和C都顛倒了。這是跟蹤的刑警衝洗偷拍的照片時,將底片搞反了所致。而B照片的人用左手點煙,所以他是左撇子。

案件4被識破的伎倆

某夏日的一天傍晚,K社長在書齋死了。右手握著手槍,一槍擊中頭部。

桌子上擺著一台電風扇和一封遺書。遺書中說因事業失敗而自殺。

好象是空調出了故障,在用電風扇。但電風扇的線已從牆壁的插座上拔出。是社長在從椅子上翻倒時碰到了電源線才拔出的。

為慎重起見,將電源插頭插入插座一試,電風扇的開關開著,所以電風扇又轉動起來。

刑警見狀,馬上斷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