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是一種高深的策略
放棄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有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放棄意味著永遠不再擁有。但是不會放棄,想擁有一切,最終你將一無所有。這是生命的無奈之處,但如果你不放棄眼光的熱烈,就無法享受花前月下的溫馨,生活給予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座豐富的寶庫,但你必須學會放棄,選擇適合你自己擁有的,否則生命將難以承受,能夠放棄是一種跨越。
選擇放棄,學會灑脫
選擇是一門藝術,放棄也是一門有關心靈和智慧的藝術。人生變數無窮,資源和精力卻有限,當我們得到一樣事物的同時,常常意味著另一件事情的失去。選擇和放棄總是相伴的,正如得到戀人就意味著要失去單身的自由,成為名人就要放棄常人的閑暇是一個道理。西方哲學家曾說過:“人永遠不可能同時踏進兩條河流。當我們麵對兩條道路的時候,我們要勇於選擇,懂得放棄。”
人生處處都要麵對選擇。從一個人呱呱落地時起到步入社會後,年齡在增長,閱曆在增長,隨之麵對的選擇也越來越多。選擇喜愛的食品衣服,選擇理想的學習環境,選擇合適的生活方式,選擇前進的人生方向……人生能遇到的大都是一個雙選擇的過程,無論你麵對什麼樣的選擇,放棄你選擇之外的東西是必然要經曆的。
也許生活是平凡的,但卻無法避免的要麵對許多至關重要的選擇。選擇放棄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魄力,也許你選擇的常常是讓人為難的,無標準可依的,而你放棄的也許是會讓你終身後悔的,但既然選擇了就該去麵對,既然在兩難之時做了選擇,就該讓自己更為灑脫,這樣你才會有麵對生活的勇氣。
每個人都會無法壓抑這樣的想象:如果當初做的是另外的一種選擇,走的是另一條迥然不同的道路,那麼我的人生將又會是怎樣?也許彷徨,也許感歎,但不管怎樣,我們必須有所選擇,有所放棄。你的愛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興趣就是你的資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運,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理想的樂園,所謂有得必有失,你在獲得自己所需的時候,也必然要勇於放棄一些東西。
著名作家張愛玲曾寫道:“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朱砂痣。”睿智的羅大佑也曾經吟唱過這樣的經曆:“人生難得再次尋覓相逢的伴侶,生命終究難舍藍藍的白雲天。”是的,人生充滿缺憾,當我們走在自己的道上時,會邂逅一些事,遇見一些人,遭遇一些快樂和憂傷。同時也在不可避免地錯失,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另一些同樣可貴的東西。既然選擇了放棄,就該有個好的心態去麵對放棄的結果,如果斤斤計較,又如何變得灑脫?
要擁有實實在在的生活,就要認認真真的去體會人生的每個細節,這樣才不枉活一世。要獲得的快樂的生活,必須放棄執著的貪欲,跳出紛擾的世事,讓自己的心境,如晴空朗月,似行雲流水。學會灑脫,才能享受到生活的真味。學會灑脫,才能掙脫名利的繩索。才能達到生命至高的境界。
放棄的選擇也美麗
素有“跳高女皇”之稱的伊辛芭耶娃其實在最初喜歡的並不是跳高而是體操。伊辛芭耶娃從小就非常喜歡體操,她夢想著有一天能夠成為世界冠軍。她揮汗如雨地練習著,嚴冬酷暑,舍不得荒廢絲毫時間。然而,沒練習幾年,一塊陰雲開始漫上她的心頭:她的個子越長越高。在體操隊裏,人長高,意味著土豆發芽,是要被“扔掉”的。想一想,本來你可以在空中翻四個跟頭,長得太高,隻剩兩個半了,怎麼和他人去競爭?伊辛芭耶娃落寞地離開了體操隊,但內心裏的那個世界冠軍夢卻依然燃燒著。她開始將自己的夢想寄托到另一種運動上——撐杆跳高。這是一個身高越高,優勢越大的運動項目。之後不僅獲得了奧運會、世界田徑錦標賽等各種大賽的冠軍,還多次刷新了女子撐杆跳高的世界紀錄。可以說是她的選擇,她的放棄奠定了她的美麗人生。
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但在很多時候是很難一選即準的,往往有時候拐個彎,你的成功就會近在眼前。因此,你必須學會放棄,而又要學會選擇。要知道,往往魚和熊掌是不能兼得的,見什麼要什麼,想什麼是什麼,被物所役、被事所迷的心態不是人生最為本質的意義,更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那些試圖抓住身邊每一個機遇不懂得放棄的人是辛苦的,事實上它不但不能使你真正擁有,反而會加重你心靈的負擔,縮小自由的空間,使你身不由己,最終迷失於形形色色的誘惑之中。
其實,要從迷失中走出來,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創造美麗的人生,隻有放棄才能擺脫困境、瀟灑自若,隻有放棄才能淡泊明誌、寧靜致遠。然而放棄絕非心無所係,情無所用,學無所成。它是對名利的淡泊,對世俗的鄙視,對別人的寬容和對自己的淨化;它是在諸多機遇麵前,去做最願意做最應該做最需要做的事情,而不管成敗結果如何,至少你自己是自由的、無怨無悔的。放棄是一種執著,也是一種自信,既需要有榮辱不驚的豁達也需要無怨無悔的寧靜和默默無聞的期待。放棄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境界,懂得放棄的人懂得在跌宕的過程中開拓進取,真正抵達人生的目的地,而放棄的意義也多在於過程中樸素與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