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章 災星轉世(2 / 3)

“哈哈哈”老叫花子大聲哂笑道:“老夫是老叫花子,你是小叫花子,哪裏有什麼男子漢大丈夫。雖說你細皮嫩肉的,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出身。不過到了如今這地步,還有什麼放不開的。老夫以前也是華屋美宅,錦衣玉食,如今還不是住在這破廟,靠乞食活命。時也!命也!”

說到這,老叫花子突然話鋒一轉,自以為高深莫測地說道:“若老夫所料不差,你家必是安慶府的鄉紳。前年寧王叛亂,叛軍圍攻安慶月餘,安慶城外幾乎化為白地。像你這般一夜之間落魄的人家有如過江之鯽。你再仔細想想,附近有沒有什麼親戚。老夫與你有緣,一定助你前去投奔。”

老叫花子說的是前年——正德十四年的事情。前年七月,南昌的寧王叛亂,集結十餘萬大軍攻安慶。安慶城外毀於戰火,士紳百姓四散而逃。妻離子散,父死兄亡的故事在逃難路上不斷上演。老叫花子認定了徐陽就是安慶逃來的士紳子弟,便一再誘哄,讓徐陽找個有錢的親戚投奔,好跟著去蹭吃蹭喝。

可惜徐陽是個冒牌貨,隻能裝傻充愣,一問三搖頭。

老叫花子苦口婆心地勸了好一陣,像隻大蒼蠅一樣,在徐陽耳邊“嗡嗡”地不停。徐陽哪裏還睡得著,隻得無奈地爬起來,拍幹淨身上沾著的稻草,又去門外的井裏打了盆水洗臉,然後才懶洋洋地拿起兩隻破碗,出門“上班”。

說起來也真是人善被人欺。老叫花子腿腳不便,平時很少出門行乞,東西根本不夠吃,一直是忍饑挨餓。“丐友”們當然也不會管他的死活。自從徐陽來了以後,看他可憐,便每次都將自己的食物分一半給他。結果倒叫他給訛上了。現在他每天都隻在廟裏坐著,理直氣壯地等著徐陽為他討來食物。

見徐陽頂著兩隻黑眼圈出門,老叫花子這才滿意地點點頭,捋著胡須說道:“這就對了,孺子可教也。以後不要再夜觀天象了,身體要緊。星象之學,玄之又玄,不要說你這黃口小兒,就是老夫也無法參透。當初若非老夫自以為窺破天機,一失足成千古恨,也不至於淪落至此。唉,時也!命也!”

徐陽走出破廟,下了土坡,耳朵裏還能傳來老叫花子長長的歎氣聲。這老家夥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人,隻是他不說,徐陽也不會問。混到這地步的,誰又能沒點故事呢。

下了土坡,又走了好一陣。直到日上三竿,才終於到了鎮上。這座小鎮準確地說,應該是一座小城。因為鎮子的四周都修建了城牆,隻是麵積比較小,人們依然習慣性地稱其為鎮。

小鎮名叫浦子口,徐陽前世地理知識沒學好,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不知道屬於現代的哪個城市。

不過聽老叫花子說,浦子口位於長江北岸,是水路交通要衝。而長江對岸,就是大名鼎鼎的南京應天府。現在距離寧王叛亂已經過去一年多,天下又重新恢複了太平。載著各種貨物的船隻往來不斷,使得這座小鎮異常繁榮。

徐陽走進鎮子裏,就見一條筆直的青石路,兩側鱗次櫛比地矗立著店鋪、酒肆、茶館、飯莊。鋪麵外麵還擺滿了一排排的攤位。各種商品琳琅滿目,還有很多鄉下來的的農人帶上自家的雞鴨蔬菜,來鎮上叫賣。往來的行人則不時地駐足旁觀,或是直接上前挑選。

看來今天是個大集,摩肩接踵,人聲鼎沸,好一個繁榮盛世的景象。隻是這一切雖然離自己如此之近,卻永遠不屬於自己。

徐陽小心地向前邁著步子,因為他每走一步,周圍的人便會像踩著了大糞似的,立即捂著鼻子,滿臉嫌惡地走開。而那些攤前的小販則憤怒地對他惡語相向,因為他攪了小販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