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燕丞相(1 / 2)

這話一經說出,姚浚之額上冷汗便是涔涔而下。他並不是傻子,已經能看出眼下的情形對誰不利了,顯然,這一場刺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衝著他來的。

“王爺,卑職冤枉,是他們血口噴人,卑職敢拿性命擔保,決無此事!”

姚浚之當機立斷,果斷下跪喊冤,幾乎是聲嘶力竭。

在場一眾奉城官員麵麵相覷,姚浚之身為城守,一向是他們的領頭人,如今他身陷尷尬境地,底下一眾官員卻不知是該同聲附和,還是盡快撇清關係的好。

一片靜默之後,卻有一看上去頗為忠厚的中年人越眾而出,拱手道:“王爺,卑職有句話想說。”

蕭越認得那人是城中的一員副將,也是姚浚之頗為倚重之人,於是虛虛抬手道:“楊副將有話直說。”

姚浚之心中稍定,這楊副將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平日裏極為信任,之前也同經曆過幾次風波,此人一貫表現不錯,對自己忠心不二。剛才那群官員的異常靜默,已經讓他心寒了半截,如今看到好歹還有個人願為自己說話,不免感到些許欣慰。

“啟稟王爺,卑職以為姚大人所言……似有不妥之處。”

聽了楊副將這開頭一句話,姚浚之困惑地抬起頭來,頗為不解他話中的意思。

早在楊副將出列言明有話要說時,衛嵐心中已有了幾分把握,篤定這楊副將定然是落井下石之輩,如今一聽言語,果然如此。隻可憐那個姚浚之,剛剛看到楊副將出來的時候,眼中還不自覺地掠起感激之情。

看到這裏,她不禁對姚浚之產生了點同情,同時也對他的愚蠢更為感慨。

既是有人處心積慮地布了局要陷害他,又豈會隻有戎族刺客一人為證?所謂三人成虎,若是更多的證據能從他身邊人口中說出,則更為可信。這和下棋的道理頗為相似,一子難以成圍,若是四麵楚歌,則遲早氣盡。

而那楊副將,大約便是暗藏在姚浚之身旁的隱棋了。

隱棋既已發動,姚浚之這次多半是在劫難逃了。隻是還有一點衛嵐尚自不解,是誰布了這樣的局來對付姚浚之?是晉王,還是其他人?

“有何不妥?”蕭越不動聲色地問道。

楊副將看了姚浚之一眼,不急不緩地說道:“姚大人聲稱敢以性命擔保,但這行刺皇族的罪過,原本就是要誅九族的罪,敢犯下這種罪的人,自然是早就將性命置之度外了,換而言之,這種保證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他字字鏗鏘,落在姚浚之耳中卻像是一聲聲驚雷一般,直炸得他麵無人色,半晌才抖了手指著楊副將道:“楊霖,你為何要這般害我!”

楊副將看了他一眼,麵露掙紮神情,語聲卻沉著如鐵:“卑職隻是就事論事罷了,若是姚大人之前不曾做下那些事,就算借卑職一萬個膽子,也不敢汙蔑城守。”

接著,他便侃侃而談,將姚浚之所做的貪贓枉法之事一一說出,言辭誠懇,令人不得不信服。

“正是因為知道了姚大人的脾性,所以卑職才會覺得,他已然利欲熏心,能做出行刺王爺一事也不奇怪。”最後,楊副將便以這樣一句話作為終結。

若說之前還有人對此事有懷疑的話,如今聽了姚浚之的諸多惡行,也都覺得他為人卑劣,做出這等吃裏扒外的事也不稀奇。

衛嵐方才用心傾聽,其中便有幾樁和她之前所見的攔路喊冤者所說相符。然而,此刻聽得楊霖言辭鑿鑿,她心中卻有種異樣感覺油然而生。

之前看訴狀時,她確實是對姚浚之有諸多懷疑,認定一切惡事就算非他親手所為,但也總與他脫不了幹係。

然而如今諸多控訴合到一處,乍看上去天衣無縫,但卻巧合得讓人不得不生疑。

這些事,就真的全是姚浚之一人所為的嗎?

在場眾人中,唯一對內情稍有了解的就是她了,如今這番疑惑,是該說還是不說呢?

衛嵐正自猶疑,卻聽得一男子聲音響起,恰是說出了她心中困惑:“楊副將單憑三寸不爛之舌,就想給朝廷命官論罪定罰麼?”

這聲音聽來好生耳熟,衛嵐猝然回身,果見一青衫男子悠悠然走入,英朗眉目微含笑意,赫然便是與她一路同行的薛青羽!

他身上的衣袍略有塵土,原本整齊束好的書生方巾也有些散亂,但整個人還是神采奕奕的。

之前一直在擔心他被抓後的遭遇,如今見他好端端出現在麵前,衛嵐不由得麵浮喜色,三兩步奔至他身旁,下意識地拉起了他的衣袖:“你沒事真是太好了!”

她回頭向蕭越投去感激一瞥,這人之前表現的一副冷漠樣子,辦起實事來倒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