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西湖美景天下揚五歲小兒見君王{上}(1 / 2)

有道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煙雨江南蘇杭二州能稱得起這樣讚譽,那風景自是極美的。

金聖歎隨著人流跟著王吉到西湖的附近看諸多的熱鬧,你看這耍龍燈,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蹺,錦燈盤玉柱,船在水上漂,不遠的獅子還抖了毛。

大家閨秀們趁著難得機會與閨中的蜜友三兩個一夥逛街,買一些胭脂水粉。看看花燈,猜一些燈謎。

這樣天地間至妙絕佳的杭州,加上一彎秋水一般的西湖漣水雙眸好一般風情難舍。不怪有人將西子之美比她。

金聖歎看到人來人往的西湖不由得道;西湖還真是個好地方,拍著王吉的腦門,王吉我聽爹爹曾經說他這輩子最佩服的人便是蘇東坡,居士在這西湖當過幾年官那也是風流人物。雖然最後因為莫名其妙的一碗東坡肉被人貶斥,可誰也不能抹殺他詩書文采。

那首詩叫叫什麼來著金聖歎越想越氣悶,捂著額頭聲音越來越小。怎麼就想不起。王吉不等金聖歎便急忙道:是啊!你知道什麼答應話音未落就聽王吉道:小郎君可不要門縫裏看人把人看扁了,王吉在員外家也不是白呆的,耳濡目染這麼些年也再也不是鬥大字都不認識的白丁,肚子裏有點墨水王吉不免的就想要炫耀一下,可沒等他說話就聽見有人吟詩道:‘水光瀲豔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也相宜。

金聖歎順著聲音看去,原來是個青年書生還跟著位老者在那裏喋喋不休的賣弄。書生說著那老者還不住的點頭一臉的諂媚如此看來兩人倒是一對遊西湖的主仆,那書生越說越起勁金聖歎因距離很近,卻越聽越不耐煩。隻聽那書生道:

想當初這西子據說住若耶溪畔,隻是一個村姑罷了。大約是那時的官員看慣了大家閨秀的矜持淑女。一日遊玩見到小家碧玉一般的的西施難免見獵心喜,清新淡雅的俏女子,一張精致之極的俊臉,又那心痛的毛病,西子捧心我見猶憐。那西子何曾見過這般人物的男子,兩人之間一見傾心又見他小門深巷,那範大夫自詡風流,怎能不動心?一未婚一未娶兩人便在這溪畔私定了終生,以一縷西子所浣之紗贈作了表記?可那知道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

恰逢,吳越爭霸範大夫一別三年,換了在別人,也就丟在一旁多時了,那知人也不去娶他,他也不曾嫁人,倒是一個癡情的女子。有情人待到相逢時物是人非,那是越國敗北國勢傾頹,連越王勾踐也被帶到吳國與夫差為奴,國家全靠範蠡做事,西子滿腔溫情未曾改變也就呆呆的跟他走了。

一路行來,渾渾噩噩,到了越國,學了些以色侍君的伎倆,送入吳邦。吳王是個英雄但英雄常常難過美人關,隻要西子柔柔奉承幾句,那吳王便沒了往日的清醒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西子一心一意得打算將那吳王迷惑又定下計策將為奴的越王救走十年風雨臥薪嚐膽興兵複仇這是伍子胥已死多時。西施這女子迷惑吳王將這吳國的江山鬧了個烏煙瘴氣,吳王夫差整日不理朝政,或山中遊獵,或河中采蓮,耗盡民財,亭台樓池,東征西討,搞得天怒人怨。吳王哪知這個同床共枕的佳人是他家國的冤孽,貪歡作樂搞得國破家亡。

這西子可算是這越國複興的第一功臣後來與範大夫隱居不知所終隻說後來西子早逝被葬在這西湖,隻因為西子的情便葬送多少百姓的性命那英明的吳王也一去不複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