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1 / 1)

一、西部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現狀

(一)西部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建設步伐正在加快。

隨著我國教育經費投入的增加和高校大規模的擴招,西部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迎來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圖書館的建設步伐正在加快。其具體內容包括館舍擴建和新建、紙質和電子文獻增量采購、網絡化建設和人才引等。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資源數字化已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尤其是電子文獻具有儲存量大、檢索途徑多、速度快、形式多樣和便於網上實現資源共享等優點。所以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從經費配置上看,電子文獻經費在文獻總經費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從資源格局上看,近年來,逐步形成了圖書、期刊、電子文獻三足鼎立的格局。西部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正在向規範化、現代化邁進。

(二)西部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提供的相關服務有待提高。

西部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在信息化進程中所提供的相關服務還不令人滿意。主要表現在:

1.對數字化資源開發不夠。調查結果表明,盡管我國高校圖書館尤其是名牌大學圖書館在網絡學術資源數據庫的擁有量上已初具規模,而且都不同程度地擁有一批網絡數據庫的使用權,但這些虛擬館藏資源的重組與進一步開發使用做的還很不夠,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這一問題更為突出。大多數西部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設備簡陋,文獻處理手段落後,與信息社會文獻量的巨增不相適應,資源共享難以實施。校園內的“數字鴻溝”現象沒有引起足夠關注。據粗略統計,到2005年,我國高校在校生中,約有30%-40%是貧困生,這些貧困生特別是其中的特困生經濟困難,在網絡上利用電子文獻處於劣勢,特別是西部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更是如此。

2.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崛起,在經費投入上有了很大的改觀,但由於西部民族地區高校底子薄,資金缺口仍然很大,不能滿足學校的教學和科研的需要。由於資金投入不足,加上圖書、報刊價格年年上漲,文獻品種漏缺現象嚴重,館藏文獻信息資源保障率低。

3.用戶需求缺乏深層次開發。用戶的文化層次和個性化的信息需求呈現多元化、多級化發展趨勢,還沒有深層次開發館藏文獻資料,特別是民族古籍文獻的利用水平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