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元帝元始四年春,舂陵。
早春五月,南陽郡的舂陵,春暖花開,豔麗的鳶尾花開遍了山岡。
劉秀的母親樊嫻早早的起床,掃完院子以後,開始做早飯。
大兒子劉伯升去了湖陽外公家還沒有回來,做早飯的時候,他叫醒了老二劉仲。
劉仲,起床了。
劉仲和弟弟劉秀一起住,樊夫人的叫聲也叫醒了劉秀。
不一會的功夫,劉黃三姐妹,劉仲、劉秀都起床了。
樊嫻都安排劉元在家做飯,劉仲帶領其他弟妹去附近的麥地裏拔草。
早飯時候,有人路過家門口的時候說,嫂子,你家來客了。
樊嫻都和孩子們都好奇的向外張望。
不一會的功夫,有人敲門。劉秀最小,他丟下碗筷,就跑出去開門。
門開後,門口站了一個人。
樊嫻都一看,也趕緊出去了。
來人是誰?朱佑,劉秀二十八宿之一的朱佑,他其實是劉秀姑姑家的孩子。
朱佑這孩子也可憐,打小就沒有了父親,母親後來又改嫁了。
沒有父親的孩子隻有住舅家。
農村有句俗話,外甥是狗,吃了就走。講的就是這個情況。
朱佑看見舅媽出來了,張嘴就叫了一聲“舅媽”。
樊嫻都趕緊拉著外甥往屋裏走。
劉秀、劉伯姬年齡小,不記事,對朱佑還不是很熟悉,劉仲年長,認識朱佑。
劉仲看見朱佑來了,高興的叫了一聲“表弟”,然後和媽媽一起把朱佑領進屋。
一家人噓寒問暖,趕緊招呼朱佑吃早飯。
早飯還沒有吃完,鄰居劉姓的孩子們聽說朱佑來了,都來找朱佑玩。
原來朱佑聽說大表哥劉伯升要去長安讀書,小表弟劉文叔要去蕭縣,他可能覺得,他們這樣一走,需要很多十日不能見麵,他過來為他們送行,順便走走舅家,出來玩玩。
一群孩子拉著朱佑、劉秀出去玩去了。
樊嫻都也很開心,吃完飯,就派劉仲、劉黃幾個人去地裏幹農活。
樊嫻都找來劉歙、劉弘商量事情。
劉歙、劉弘到後,樊嫻都對他們說:“兩位兄弟,劉良走的時候交代,要把文叔送到他那裏去,怎麼辦?劉良在蕭縣也沒有多少年,伯升他父親在世的時候,給他謀了這個位置,現在伯升走了,他的日子也不好過呀。蕭縣離彭城近,那裏可是楚王的天下,弄不好得罪楚王,可就完了。”
劉弘說:“劉良有兩個孩子,目前的情況比你好,你這一大家子,負擔太大了。
劉弘的意思還是要送文叔去蕭縣。”
劉歙說:“現在文叔還小,正是長知識的時候,可不能耽誤了呀,就送他去他叔叔那裏吧。文劉良人不錯,靠得住。聽說前幾天,劉良來信了嗎?”
樊嫻都回到:“是的,我的這個兄弟人確實不錯,要不怎麼能舉孝廉呢。”
樊嫻都說:“那就定了吧?”
劉弘、劉歙說:“嗯呢。”
過了幾日,劉伯升從舅家回來了。
“媽,有好消息”,伯升到家見到母親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句。
“什麼好消息,快給媽說說。”樊嫻都說。
“大妹的事情基本定了”,劉伯升邊說話,邊喝水。
“而且,也給我定了一門親”,伯升繼續說。
“真的呀,兒子”,樊嫻都喜出望外。
“我也私下裏看了那個女孩,長的還不錯,小時候我們還在一起玩呢”,
劉縯(伯升)接著說。
正在說著,朱佑、劉秀他們回來了。
朱佑人還沒有到家,聲音已經傳回來了。
“大哥”,朱佑叫。
劉縯回頭對媽媽說,表弟來了?
說著,喜上眉梢,放下茶碗,就出去了,還沒有走出門,朱佑等人就進院子了。
朱佑和劉縯歲數相當,但比劉秀大幾歲。
朱佑見劉縯回來了,非常開心。
幾個孩子又在一起商量著怎麼玩。
劉玄說,“伯升哥,我們就玩一會兒”。劉伯升比劉玄大幾歲。
因為劉伯升剛從舅家辦事情回來,還要和母親商量事情,有些猶豫。
劉玄見劉縯有些為難,就拉著朱佑往外走。
“老表”,劉玄叫朱佑,“咱們玩射箭去”。
孩子們聽說劉玄哥要帶朱佑玩射箭,非常高興。劉秀也跟著去了。
真是人多力量大呀,自從劉欽去世後,家裏的頂梁柱塌了。但是劉家人都很團結,再加上劉良的篤力幫扶,劉秀一家才不至於發生更大的變化。
有時候,事情就是這麼奇怪,好事情紮堆,壞事情也紮堆,現代人稱之為骨牌效應。
說著說著,幾天都過去了。
一天臨近中午的時候,村頭傳來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