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君欲遠行(1 / 3)

把守京城要隘的官兵並無多少騎兵,京師也養不起那麼多平時閑置沒用的戰馬,消息遞到內城,反倒是錦衣衛的緹騎和五城兵馬司的馬快搶在大軍之前追出城來,冒著漫大雪追出幾裏路。

大雪難行,他們正累得馬嘶人喘,忽見前方路上出現幾道孤伶伶的人影,眾官兵忙勒馬提刀,心翼翼走近了,這才看清是幾個內廠侍衛一動不動地佇立在雪中。

伍漢和柳彪幾人失魂落魄,前方一顆合抱的枯樹被大雪壓斷,橫在路上,樹枝上雪淞儼然,大盜們當然也有可能繞樹而過,可是大雪漫,路上毫無痕跡,這般盲人瞎馬一般,要追到哪裏去?

一個錦衣百戶將繡春刀歸了鞘,一提馬韁*近過來,行至近處認得前方馬上是內廠千戶柳彪,忙抱拳施禮道:“柳大人,可有楊廠督蹤跡?”

柳彪回頭,見身後有百餘騎官兵,他深吸口氣,喝道:“全部散開,五人一組,以此地為中心四下搜索,彼此互通消息,一有大人線索立即飛馬回報,不得擅自作主。”

那百戶答應一聲,吩咐錦衣衛和馬快散入曠野之中,不久後續人馬6續開到,紛紛加入搜索行列。楊淩被帶入荒野幾裏路遠,他腳上的官靴被雪浸濕,牛皮靴子變得又沉又重,深一腳淺一腳地,直走的汗流浹背、心跳如鼓,忽瞧見風雪之中幾道人影淩腳下一滑,差點兒跌倒。

前方幾名官軍瞧見一個人,也緊張地舉起刀槍大聲喝道:“什麼人?站住!不許來人啊,這裏有人,這裏有人!”

楊淩定了定神,瞧見那幾人衣著纓帽,是官兵模樣,連忙喝道:“我是楊淩,你們是哪一部的官兵?”

那幾名官兵聽了半信半疑地下一番打量,瞧他衣著頓時信了幾分,幾名官兵忍不住興奮地大喊大叫起來:“找到楊大人啦。我們找到楊大人啦!”

那領兵地伍長興奮得滿臉通紅,大功就在眼前,這可是老爺新年送大禮呀!他整整衣束,緊走兩步上前以軍禮見過,大聲道:“標下振威營伍長賀大年,參見廠督大人!”

楊淩苦笑一聲,道:“免禮,快帶本官回去。真真的是支撐不住了。”

那伍長連忙起身,和一個強壯的士卒一左一右扶著楊淩向回趕去,消息迅傳開,官兵飛快地向這個方向聚攏來,待伍漢和柳彪聽到這個消息,欣喜若狂地趕來時,扶著楊淩的人已換成了振武營裨將劉本源和把總張開。

柳彪滿麵激動,他止住腳步,看了楊淩一眼,才哽聲道:“幸喜廠督大人……平安無事!”

伍漢走到楊淩麵前,慚然望了一眼,便一撩袍袖跪在雪中垂不語。

楊淩身居上位,卻沒有頤指氣使、以主待奴的習慣,這也是他與其他命官的不同之處。雖然馭下之術自古就有最貴推誠、不貴權術,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亡國與役處的法。

但是古時尊卑上下之分太過森嚴,縱然馭下寬厚的官員也很難做到尊重下屬,而把財皂名利的賞賜作為主要手段,所以程不識治軍嚴謹,手下一萬士卒人人效命,而李廣馭下寬疏,手下五千人卻可當得五萬人,每臨戰事人人拚命。

楊淩能在短短時間內將吳傑、黃奇胤、於永、原神機營地三位都司和柳楊二人攏為心腹,從此不離不棄,固然有跟著他前程似錦的因素,這些人士為知己者死的觀念也占了很大因素。

起來,伍漢出身武林,剛剛加入內廠,空有一身武功,卻還沒有作保鏢的覺悟,如今看他羞慚自愧、不修邊幅的模樣,楊淩也不忍再苛責。

他上前將伍漢扶起,輕笑道:“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不要再自責了。不過以後須記得克盡職守四字,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是我的貼身侍衛,衛護本官不受傷害便是第一要務,抓賊交給治案衙門便是,要是再來這麼一出,本官不打你的板子,我的夫人怕是也要不肯善罷甘休了。”

楊淩這番話寬容大度、有張有弛,令伍漢感激不已,他嘴唇翕合,欲言又止,終將悔過感激地話全埋在心裏,沒有出一個字。

楊淩轉對柳彪:“我的事……夫人知道了麼?”

柳彪現在已平息了初見時的激動,他眉開眼笑地道:“大人放心,吳大人和黃大人沒敢讓府上知道,我給夫人送信因前方戰事和京師新年將至,宮廷事務繁忙,這幾日大人不能回府。”

柳彪一麵著,一麵解下自己地大氅給楊淩披上,道:“大人,消息已飛馬回報城中了,大人趕快回京吧,以免皇上掛念。那些歹人……?”

楊淩道:“雪中無跡可尋,他們逃向何方殊未可料,回頭要各地官府畫影圖形嚴密緝拿便是,還有,通知咱們的人注意出現的可疑人物。”

大盜楊虎來京,竟是彌勒教暗中誘使,最後雙方又生火並,這顯然不是臨時起意想殺死自己那麼簡單了,紅娘子雖語焉不詳,楊淩也料定其中必有陰謀,隻是這話卻不便當眾對柳彪提起了。

他含糊其辭地將自己被釋的事簡單了兩句,便在眾人簇擁下攀鞍上馬,匆匆回城,劉瑾已得了消息,一邊派人向皇上報喜,一邊率著人親自迎了出來。

楊淩進宮,早朝尚未結束,站班太監附耳向正德悄悄了,正德一聽喜形於色,匆匆處理罷公務,歇了早朝便立即奔向保和殿。

正德一進大殿,正偎在龍鳳炭火爐旁取暖的楊淩立即上前見禮,正德抬手將他攙住,上下打量一番,欣然笑道:“好好。回來就好,這兩日叫朕好生擔心。”

他拉著楊淩進了內殿,在炕上坐了,對楊淩、劉瑾、穀大用等人笑道:“坐坐,全都坐下,楊卿,那霸州大盜沒有難為你吧?”

黃門搬進六七個錦墩,楊淩等人謝罪坐下,楊淩見室內隻有八虎中的幾人,便道:女賊將臣擄去,隻為交換她的丈夫大盜楊虎,對臣倒沒有施虐,後來知道楊虎已經逃逸,便以臣的性命威脅,破關而出,逃之夭夭了。”

正德眉尖一挑,躍躍欲試地道:“自古以武犯禁者,敢在京劫擄朝廷重臣的,少之又少。這女賊膽魄本領倒是不凡,能在鬧市中將你擄走,她就是傳中可以高來高去的飛賊?倒是令朕好生好奇。”

楊淩道:“躥高伏低,如履平地,縱不過丈餘,劍不及三尺,能以武犯禁,血流五步而已。皇上修的是子劍,振臂所及,萬裏之外兵戈如潮,詔令所至,左右下人性命生死、喜怒哀樂,有什麼好羨慕的?”

正德大笑,展顏道:“愛卿的是,朕的大內侍衛,也有這般本事,什麼八步趕蟬、登萍渡水的,朕一時興起,曾叫他們徒手登攀太極殿,卻沒一個爬得上去。”

來載最新

楊淩接口道:“民間傳言,總是過於誇大他們地本事,不過這些馬賊以武力對抗王法,雖不足懼,現在卻有一股力量,皇上萬萬忽視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