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校長高峰
人物
作者:崔銀娜
“一個人,如果在小學階段就不喜歡自己的老師,不喜歡自己的學校,那麼他這一輩子都有可能討厭學習。”
“國家把整個的學校交給你,要你用整個的身心做整個的校長。”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這句話,高高地掛在高峰辦公室的牆上,燙金的行草流暢、有力,蒼勁自然,頗合字義。
“這句話會時時警醒我,做一個好校長,讓每一個孩子擁有幸福人生。”高峰說。
高峰,山東高密人,現任北京玉泉小學校長。
春風勁舞的四月,《民生周刊》記者走進了高峰校長的辦公室,采訪了這位全國知名的小學校長。
沒上過小學的校長
穿著西裝,係著領帶,高峰依舊一身幹淨利落的打扮,如同他管理的校園一樣整潔有序。然而,初到學校,不乏生動的是,他的笑容和孩子們純真的麵孔,以及學校走廊牆上那些色彩繽紛的學生畫作和書架。
“我從來沒有上過小學。”高峰不做掩飾的表情,讓《民生周刊》記者頗為驚訝。
出生在1962年的高峰,童年時正趕上“文革”。那個時候,學校都停課了,大家忙著鬧革命。已到上學年齡的高峰,每天都在村裏跟夥伴們玩。“回想起來,那是我人生最幸福的一段時光,打鳥摸魚,偷瓜摸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好在父親是一位老師,任由高峰在田野裏自由玩耍,但忙完農活,晚上他會在家親自教孩子讀書,識字。
認識的字越來越多,不滿10歲的高峰,開始找各種各樣的書看。從小人書開始,一直讀到《林海雪原》這樣的“大部頭”……一路讀下來,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
“這段人生體驗讓我知道孩子們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高峰說,孩子在童年階段,首先是玩,其次才是學。正是在當時那種自由的狀態下,我能夠與大自然親近,而且喜歡上了讀書,真正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一個人,如果在小學階段就不喜歡自己的老師,不喜歡自己的學校,那麼他這一輩子都有可能討厭學習。
教育夢想開始
大學畢業後,高峰被分配到了勝利油田的教育機關工作,主要負責組織人事工作。在機關工作的安穩人生,讓很多人羨慕。但是高峰覺得越來越不安,“我四十歲了,想幹一點事情。”這樣的想法不時在他腦海裏出現。
尤其是看到自己正在上小學的孩子背著沉沉的書包,每天陷在作業堆裏的痛苦樣子,讓高峰既心疼又著急。對比自己的童年,高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這樣下去,也不想讓更多的孩子這樣度過童年。
2001年,一次偶然的人事調動,高峰主動要求到東營市勝利第四小學當校長,也由此正式踏上了實現自己教育夢想的征途。
來到學校,高峰開始了大刀闊斧地改革,從校園環境到課程設置,從校園文化到校園生活,處處都體現著高峰對兒童教育的理解。
“校園是孩子們的,要有童心,更要有童趣。”學校沒有錢,隻能通過簡單地改造和修繕,給孩子們喜歡的校園。破舊的校門經過改造,變身為童話裏的城堡大門;傳達室也被改成漂亮的尖頂,猶如童話裏的小木屋……
教室不再是原來的教室。講台被撤掉了,講桌被搬走了,老師們也不再“高高在上”,蹲下來跟孩子們一起學習。高峰校長親自設計了課桌:白色框架,多彩桌麵。每張桌子是三角形,四張三角形的桌子又能拚成一個四邊形——紅、黃、綠、藍四種顏色,樣子十分時尚。也便於孩子們合作學習。
“孩子不是為了寫作業、考試才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一定要讓他們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快樂成長。”高峰說。
打造“幸福教育”
在四小做校長期間,高峰並沒有滿足從童年生活中汲取的教育養料。他先在南開大學學習,獲得碩士學位,後來,又到北京,跟隨原中央教育研究所所長、教育家朱小蔓教授做訪問學者,同時攻讀博士學位。而這期間,他正式提出了“幸福教育”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