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趙磊:光伏的執著者(1 / 1)

趙磊:光伏的執著者

專題

作者:郭超 鄭勝平 盧立雄 王芳

1月的姑蘇城,氣候嚴寒,蘇州歐姆尼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磊身上洋溢著的熱情,似乎能融化這冬日的寒冷。這個積極樂觀的“70後”,曾連續兩次遭遇致命的創業失敗,但他毫不氣餒,頑強執著於他熱愛的光伏行業。2011年,他領銜創立蘇州歐姆尼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不到兩年,歐姆尼克從當初的6人發展到百餘人。公司自主設計研發的主打產品太陽能逆變器經國際權威機構德國光伏領域著名的PHOTON雜誌測試,在全球同類產品中排名第一。歐姆尼克也成為第一家實現在逆變器內置集成WIFI卡,實現對整個光伏電站低成本監控的公司。該功能的推出,引領了國際市場逆變器的發展方向。

決絕創業

1999年,趙磊隻身一人求學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主攻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向,四年後,獲得電子信息技術學士和碩士學位,提前兩年畢業。

畢業之後,與很多中國留學生一樣,他留在德國工作。畢業後三年,他便躋身全球一百強企業德國博世集團管理層,成為當時博世集團屈指可數的華裔管理人員。

也許是因為對光伏行業的酷愛,他隻用了兩年時間就完成了別人需要五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這樣的工作效率,在當時博世集團也絕無僅有。優異的工作成績,注定著這個來自中國的年輕人的不平凡。

但趙磊無法忍受坐享其成的生活,他渴望迎接新的挑戰。2009年,不顧家人的反對和德國領導的挽留,他還是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這個待遇豐厚、令人羨慕的工作崗位,帶著幾年的積蓄,回到國內準備創業。

致命失敗

趙磊回國後的創業之路可謂艱辛。

在德國學習工作十年後,他在經營理念、經營模式上與中國投資者存在著差異。盡管他所在的公司很快研發出新產品並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實現了1億多元的年銷售額。但他與公司最終分道揚鑣。

始終堅持自己的經營理念及模式的他,與中國另一家生產光伏核心產品——逆變器廠家聯合後,同樣出現“水土不服”,最後被“趕出”公司。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他不斷反省、不斷總結、甚至對自己產生質疑。此時,逆變器市場也已經失去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市場優勢,競爭對手從原來的兩三家增加到二三百家,再加上國際市場受各國政策影響,逆變器市場迎來“霜凍”。此時趙磊兜裏的錢也所剩無幾。

在“內憂外患”之下,他還是始終執著,不放棄熱愛的行業,誓言要在中國本土成功創辦一家整合中德兩國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光伏奇跡

2011年3月,趙磊帶領五名成員,創立了蘇州歐姆尼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用一年時間完成了所有的國際認證,成為全球第一家在逆變器內集成WIFI卡的企業,實現了公司產品損壞率小於千分之一,在全球範圍內,能達到這樣標準的企業寥寥無幾。

來之不易的成績,並沒能使歐姆尼克順利走上“陽光大道”。2012年4月,歐洲各國光伏政策調整,幾乎置歐姆尼克於“死地”。公司連續幾個月出單率為零,但每個月開支卻維持在一兩百萬,這對於一家起步不久的企業而言,是致命的。

負責國際市場的銷售總監ANDY倍感壓力,團隊麵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趙磊中德結合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也經受著考驗。

經過ANDY和銷售團隊的不懈努力,他們終於開發了新的市場並接到訂單。團隊士氣大受鼓舞,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公司連續出單,憑借產品優異的性能和質量,為“中國創造”打造了極佳的國際口碑。

趙磊引領這支優秀的團隊,先後獲得“姑蘇領軍人物”、“蘇州工業園區科技領軍人才”、“金雞湖雙百人才”、“國家千人計劃”、“中國創業黑馬大賽季軍”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