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會談成功(1 / 2)

“上官老板說笑了,大家都是靠本事吃飯,我能有今天,也全靠這些主顧們眷顧,就像上官老板說的,隻要有錢賺,我李某哪有拒之門外的道理?”

就像了解中的一樣,李澤源雖是生意人,但是原則性極強,上官謹其實更喜歡把這當作是個人特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這樣才能凸顯不同。

“張書記,我說這些你可千萬不要認為我是生意人唯利是圖,建設醫院有什麼不好的,有人願意投資,地方政府隻要出來扶持就行,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情。上官雄的事跡我也聽說過,全國上下和他那樣出色的商人也沒幾個,但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總要有後來者居上啊,上官謹是他的兒子,想必不會遜色到哪裏去,給後來者一個機會並不是壞事啊。”

沒等任何人說話,李澤源便轉而看向張書記,算是提議,但是更多的是誘哄。

張書記並沒有立刻回答什麼,他深知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建設醫院,固然的好事,招商引資也是好事,但是很多人容易在和經濟有關的問題上出岔子,或者說是一時糊塗犯了禁忌,所以說,這樣的事情,如果處理得當,那就皆大歡喜、互惠互利,如果萬一中間出了差錯被小人利用,那麼他的仕途將大受影響。

上官謹並沒有再說什麼,看看姚大治,看看張書記,低頭淺笑。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兩個矛盾的自我,一個是邪惡的,一個是善良的,有些人意誌薄弱,內心的善良抵擋不過邪惡,與是會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但是其實這並不是他們所想的。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改變我們的,是不同的生活環境和身邊的人的影響。

上官謹同樣經常問自己,所做的一切值不值得,所做的一切是不是正確,他背著所有的世俗指責,每個人都認為他不擇手段,都以為他為了權勢不顧一切,可是他們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要是不強大起來,那麼他就會是案板上的肉,他會是死的最慘的一個。

“姚董事長,你怎麼看,咱們市裏的情況你也是了解的,很多商業上的事情我不懂,還是需要向姚董你請教才好。”

張書記隻認真看著姚大治,他自己也了解看人不能隻看表象,上官謹既然有能力掌權接管自己家的企業,那麼說到底還是有點實力的,外界有關他的傳聞自己也聽說過,況且上官謹小的時候是在這裏長大的,發跡之後回到故鄉建設事業,這樣說來也說的過去。

“張書記,你說這話就客氣了,本市的建設問題和發展成就,很大一部分成就都要歸功於市領導班。像張書記這樣日理萬機造福群眾的人,還這麼謙虛的話,那我們基層群眾就更不敢說大話了。”

“哎,姚董事長客氣了,事情都是一步步慢慢來的嘛。我們這也是為人民服務,隻是做了應該做的,”

“是啊,張書記,任何的事情都是一步步慢慢來的,所以總是要給人一個機會,國家現在不是鼓勵和提倡多給年輕人機會展示才華,連舞台都不給他們,社會怎麼才能發展進步呢?”姚大治善於圓場,他說起話來一半是玩笑,一半是認真,卻總是能進入主題。

張書記聽得姚大治這樣說,卻是並不意外,關於上官謹身世起源的問題他也聽說過,據說當年是姚大治把身處貧民區的上官謹母子倆的消息帶給上官雄的,也正是由此姚大治受益匪淺,從一個小企業家一躍發展穩固,逐漸成為今天濱海市的重頭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