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戰爭的智慧 14.
供空間戰使用的定向能武器由於在研究中遇到了棘手問題而不能很快投入使用嗎?
在未來的空間戰場上,還有一類令人刮目相看的武器,這就是定向能武器。
所謂定向能武器,是指利用強激光、強微波和高能粒子束攜帶的能量,產生高溫、電離、輻射等綜合效應,采取“束”的形式向一定方向發射,借以摧毀或損傷目標的武器。按照使用範圍和重點的不同,定向能武器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作為戰略武器使用,主要用來反導彈、反衛星;另一類作為戰術武器使用,主要用來破壞武器、各種探測器和對人進行攻擊,使人致盲和燒傷。作為空間戰武器使用的,重點是前一類。
開始的時候,人們把戰略定向能武器想得很厲害:第一,威力大。第二,速度快。它能以光速或接近光速前進,這大約是最快的火箭的40000倍。第三,隻對目標本身造成破壞,不像核武器那樣殃及周圍的物體。第四,發射時無後坐力,可迅速改變攻擊方向,並可多次使用。第五,正在研製的隱身武器,表麵塗有吸波材料,使用強微波武器對付它,可以收到“以毒攻毒”的奇效,等等。當然,在實際研究中,並不像預想得那麼簡單,遇到了許多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棘手的問題,如能源問題、發散問題、獎金問題等。所以,在短時期內,供空間戰使用的定向能武器,不可能投入實戰使用。不過,近距離、小功率的戰術定向能武器的應用,則早已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已經有過不少實際戰例了。
[我還想知道]
根據理論計算,要給定向能武器鑽個洞,需要上萬個像葛洲壩那樣的發電站提供能源。
目前對定向能武器是否經濟實用、攔截效果究竟如何等問題,很多人還持懷疑態度。
動能武器因技術難題很多
還處在研製和試驗階段嗎?太空武器都攜帶有核或非核的爆炸裝置,它們靠爆炸效應殺傷太空目標。由於核爆炸有多種效應,在摧毀敵方目標的同時,給己方部署在太空軌道上的武器裝備也帶來危害,如其核輻射和電磁脈衝使軍用航天器的電子線路失靈,指揮通信中斷等。與此同時,將核裝置部署在太空,就如同懸在地球上空的一枚枚核彈,一旦失控,對地球也是大的禍害,所以國際上早就達成了禁止在太空部署核武器的協議。就是攜帶常規爆炸裝置的太空武器,在技術結構上也相當複雜。為避免太空武器在這些方麵給人類所帶來的困擾,一種非爆炸性的“冷殺手”——動能武器,將會出現在空間戰的舞台。
說起來,動能武器的原理並不複雜。人們設想,如果能在太空部署一種以高的速度運動的物體,雖然它不攜帶任何爆炸裝置,但由於其本身具有足夠大的動能,仍可以通過直接撞擊將目標摧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動能武器必然是一種精確製導武器,因為它不能像爆炸性武器那樣有一定的殺傷範圍,而是非得同目標相遇不可,這樣,它必須具有探測、跟蹤、瞄準及快速機動能力。否則,就像子彈打偏一樣,不足以命中和摧毀太空目標。
但是,由於許多技術難題短時間解決不了,所以,不論是哪種形式的動能武器,都還處在研製和試驗階段,距離實際應用還相當遙遠。
[我還想知道]
美國的動能武器是在以反導彈、反衛星為目的的動機驅動下發展起來的,除前有所述的反衛星武器外,美國大體上形成了非核攔截彈和電磁炮兩種類型的動能武器。
據當年西方報道猜測,蘇聯早在60年代中期就已在其防空導彈的基礎上,做過核攔截武器試驗。至於非核攔截彈,不僅試驗過,而且已初具戰鬥力。情況是否屬實,無從查考。
未來戰爭可能首先進行太空戰嗎?
從前的戰爭概念,一直隻包括陸、海、空三種領域。相應的軍隊建設,也大都是陸軍、海軍和空軍。現代戰爭除了陸、海、空外,還應該加上航天、電子領域,人稱這種戰爭是多維戰爭,說明戰爭已經超出傳統的範圍,在更多的領域中進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