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雲端新選擇
互聯網+
在日本,有個獨特的節日叫“七五三”節,男孩3歲和5歲,女孩3歲和7歲都會舉行祝賀儀式。因為日本人認為奇數1、3、5、7是吉祥數字。
今年的OpenStack峰會將舉辦地選在了日本的首都東京。而自2012年OpenStack項目正式啟動至今正好是3年的時間。
3歲的OpenStack峰會今年迎來了更多的參與者,56個國家,5000多人齊聚東京。
OpenStack是什麼?
就像提起大數據就會想到Hadoop一樣,提到雲計算,必然會反應到OpenStack,它是目前部署最為廣泛的開源雲平台構建軟件。
OpenStack不是產品,是技術框架。OpenStack提供各個組件的功能和位置,接下來就靠廠商自己搭建和維護了。這樣做的好處是,在這個框架中,隻要遵從一定的標準,硬件和軟件、解決方案完全解耦,不用綁定某一家的產品。而雲計算的目的不正是要提供一個沒有壁壘、打破資源池孤島的計算環境麼?
任何計算機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引入一個中間層來解決。 現在大量的IT基礎設施有關的業務基本上都運行在物理環境下,而不是運行在一個雲計算中間件或雲計算平台上。為了實現把不同品牌的異構的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全部整合起來,變成一個通用的、麵向業務的接口,然後通過中間層來解決彈性擴展和接口運維的問題,OpenStack把提供一種通用的方案變成可能。
OpenStack有許多子項目,用於對雲計算平台中諸如計算能力、存儲、網絡等各種資源提供敏捷管理。OpenStack可以向上層提供抽象接口,同時屏蔽掉下層不同硬件之間的差異。它的出現,實現了在用戶業務和硬件之間插入中間層,使用戶不需要再關心硬件,而是隻需要關注業務,計算、存儲和網絡都成為了可消費的資源。
目前,OpenStack項目擁有超過530家支持企業和30000名個人支持者,覆蓋全球176個國家。OpenStack就如同Linux一樣,旨在構建一個內核,所有的軟件廠商都圍繞著它進行工作。也正因此,OpenStack早已獲得了IBM、惠普和英特爾等科技巨頭的歡迎,而華為、聯想等國內廠商也已參與其中。
今年峰會有哪些亮點?
今年的OpenStack峰會出現了很多傳統硬件廠商的身影,英特爾就是其中之一。其實在OpenStack項目啟動之初,英特爾就與RackSpace有深入的合作。如今,英特爾又多了不少來自中國的用戶。“基於OenStack,我們與阿裏、騰訊和華為都有比較深入的合作關係。”英特爾軟件與服務事業部副總裁兼開源技術中心總經理Imad Sousou在OpenStack峰會現場對《計算機世界》記者說,“合作的層麵涉及底層架構、雲平台搭建和虛擬化幾個方麵。”
目前,OpenStack名下已有超過25種雲相關服務或項目,這導致OpenStack用戶麵臨的一項挑戰就是了解每項服務的功能應用廣度和成熟度。
在這屆OpenStack峰會期間,OpenStack項目的獨立管理機構——OpenStack基金會推出了一項新的工具Project Navigator,目的就是通過整合每個項目的重要信息,比如成熟度、發布日期、封裝和文檔支持等,形成易於瀏覽的界麵,從而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相關信息。
OpenStack基金會首席運營官Mark Collier表示:“社區將這些項目重新組織成核心和可選服務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於,簡化構建和部署OpenStack驅動的雲平台的流程。Project Navigator則更進一步通過以簡單的圖解形式向我們社區的新用戶展示核心和可選項目信息,幫助他們迅速地就所需部署組件做出明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