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山頂,他們看到了日出的美麗景象。然後,他們開始往回走。
“我還想走那條小路,而且我先走。”列寧說完,毅然決然地走了過去並順利地走了過來。
“請您告訴我,為什麼還走這條危險的小路?”過來後巴果茨基問。
“因為我害怕它。”列寧說,“革命者不能讓害怕壓倒自己,必須時刻地隨時隨地鍛煉自己的意誌。”少年孫中山讀書
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那時候就是先生念,學生像唱歌一樣咿咿呀呀地跟著念。讀熟了,先生讓學生一個個地背誦。
一天,孫中山像往常一樣到先生麵前,把昨天的功課流利地背了出來。先生聽了不住地點頭。然後就又教他念了一段書,等他讀會了,就讓他回到座位上自己去背誦。孫中山讀了幾遍就背了下來,但書中的內容卻完全不懂。他想,這樣胡裏胡塗地背有什麼用呢?於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
“先生,請您把剛才這段書的意思給我講講好嗎?”
這一問,正在搖頭晃腦念書的同學們都嚇呆了,屋裏頓時安靜下來。先生拿著戒尺走過來厲聲問道:“你會背了嗎?”“會了。”孫中山就一字不差地把這段書背了出來。
先生收起了戒尺,讓孫中山坐下,說:“我原想書中的道理你們長大後會明白,現在你們既然想聽,我就講給你們聽。”
於是,先生詳細地講了起來,大家也聽得很認真。後來有個同學問孫中山:“你向先生提問題,不怕挨打嗎?”孫中山說:“學問就是不懂就要問。為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勇敢的“小海軍”
霍雷爾·納爾遜是十八世紀英國的軍事家、海軍將領。小時候,他身體瘦弱,但性格十分堅強,很有膽量。十二歲那年,他想到舅父的炮艦上體驗生活,為將來參加海軍做準備。舅父擔心他身體不夠強壯,難以適應海上的艱苦生活,但納爾遜毫不猶豫,舅父終於答應了他,在船上,他既學到了航海知識和技能又鍛煉了身體。十五歲時,他參加了北極探險隊,在北冰洋上經受了嚴寒和生死的考驗。一次探險船被巨大的冰塊困住了,冰越積越多,竟和船體一樣高,但納爾遜沒有畏懼,還和大家一起在冰上玩耍起來。
經過幾年海上生活的磨煉,納爾遜成熟起來,掌握了豐富的航海知識和技能。二十一歲就成為了艦長。“小海軍”終於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好學的巴斯德
巴斯德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他九歲時才上學,但他比別的孩子更努力,總是認真的做好每道習題,別人玩遊戲時,他總是在思考問題。
一次,做化學試驗分析磷元素,同學們做一遍就完了,他為了徹底弄明白,下課後特意買了獸骨進行試驗,並記下了發生的變化。同時把提煉出來的純磷放在瓶中用於實驗。他的努力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讚揚。後來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從此學習更刻苦了,如饑似渴地探求知識,這為他後來取得的成就奠定了基礎。分秒必爭的小職員
愛因斯坦大學畢業後,為了生活,到了一家專利局去上班,但他並不喜歡這份工作。
為了有更多的時間研究自己的理論,他每天隻用三四個小時就把專利局的工作做完,剩下的時間便用來悄悄地研究。為了不讓同事們發現,他把各種文件堆在辦公桌上,在文件堆中偷偷的計算,算完後就把紙條塞進抽屜。
在這種分秒必爭的計算和研究的一年中,他先後發表了光電效應理論,布朗運動理論和狹義相對論,同時在三個物理學領域取得了偉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