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話題 4.

兒子的同學來吃飯

有一個三口之家,爸爸下崗了,兒子在念書,一家人的生活就靠媽媽微薄的收入來維持。夫妻倆每天都計劃著節省,不必要吃的不吃,不必要穿的不穿,把所有財力都集中起來,準備三年後供兒子讀大學。爸爸把每月一次的麵條增加到了一周五次,隻是周日兒子放假回家時,他才會買幾塊錢的大肉。

這天,爸爸剛買了麵條回家,突然接到兒子的電話:“老爸,今天多燒幾個菜,我的一個同學要來吃飯。”還沒等爸爸回話就把電話掛斷了。

兒子的電話打亂了爸爸原先的計劃,他把麵條放進冰箱,重新奔向菜市場。爸爸想:兒子帶同學來家裏吃飯,千萬不能讓兒子在同學麵前丟臉。他在買菜的時候就計劃好了菜譜:蔥爆羊肉、香菇青菜、家常豆腐,外加一盤青椒胡蘿卜,葷素搭配,色香味俱全,這應該上得了台麵了。

回到家,爸爸開始洗菜,這時,他想給妻子打個電話,告訴她兒子的同學要來吃飯,但又一想:打這個電話的費用能買兩棵大蔥呢。爸爸係上了好久沒用過的圍裙,心裏突然湧上一絲幸福感,他很久都沒有這麼正兒八經地做過飯了。

爸爸在廚房裏忙碌著,外麵房門響起了鑰匙開門聲:是孩子他媽媽回來了。爸爸告訴她今天兒子的同學要來家裏吃飯,媽媽吃驚地問:“怎麼會突然要來咱家吃飯?”爸爸搖搖頭說:“我也不知道,不過肯定是有原因的!”

媽媽這下緊張了,說:“那今天咱就不要吃麵條了,趕緊把麵條藏起來,再去買點菜回來。”爸爸說:“這就不勞夫人操心了,我已經把一切都準備好了。”媽媽衝爸爸一撇嘴,嬌嗔道:“貧嘴!”媽媽一邊說話,一邊麻利地拖起了地板。隻要有客人來,媽媽一定會把房間裏裏外外都打掃幹淨,她一直非常注重維護家庭形象。家裏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客人來吃飯了,為了減免不必要的開支,這家人總是很小心地回避各種社交活動。

爸爸搬出了折疊圓桌,這張桌子現在也很少用了,上麵落滿了灰塵。爸爸用熱抹布擦拭後,桌子馬上就鮮亮起來,桌子鮮亮了,房間也鮮亮起來。

菜全都齊了。盡管隻有四個菜,但卻顯得豐盛誘人。

爸爸倒了半杯酒,這次媽媽沒有阻止爸爸,隻是溫柔地要他少喝點。酒味菜味混合在一起,凝成了一股喜慶的氛圍。

到了兒子放學回家的時間,門鎖嘩啦響動了一下,兒子笑著出現在門口。爸爸媽媽連忙朝門外看:怎麼隻有兒子一個人,兒子的同學呢?

兒子傻笑幾聲,說道“沒有同學!”兒子的話讓爸爸媽媽吃了一驚,而且頓時有些失落——這頓飯可是他們特意為兒子的那個同學準備的呀!

爸爸正要發作,兒子又說話了:“老爸,今天可是你的生日啊,生日快樂!”說完,兒子打開燈,房間顯得敞亮敞亮的。這一頓飯,一家人吃得溫暖如春,隻是爸爸喝得有點多了。吳黑米的手

吳黑米在汽車修配廠的門口站了很久,他想到這裏來修車。吳黑米小的時候看過父親修車,現在父親走了,就剩下他和母親了。所以,他就想到這裏修車。

吳黑米修車實在是由於母親的疾病。他還是個高中學生,母親的化療費用很高,所以他不想再念書了,他想出來掙錢。

汽車修配廠的老板見吳黑米總是在門前轉悠,就出來問吳黑米:“你想幹什麼?搶劫呀!”吳黑米說:“我不是搶劫,我隻想在你這打工掙錢。”老板看看吳黑米的穿戴,說:“你穿得這麼好,還用出來掙錢,你怕是不願念書了吧?”吳黑米說:“我媽病得很重,我想掙些錢,讓她吃得好一點。”老板說:“那你隻能修車,我這裏沒別的活兒。”吳黑米說:“我也隻會修車,不會幹別的。”他們就這樣談定了。吳黑米很快樂。

吳黑米晚上回家,母親躺在床上。母親的身體十分虛弱,每日堅持去醫院化療,但是每天都堅持自己走回來。

吳黑米說:“媽,以後去醫院坐車吧,我找了一份工作,怎麼也夠你打車的了”。母親一驚說:“你不念書了?你不念書媽可就沒什麼指望了,你說什麼也不能輟學呀”。母親說著一陣咳嗽,咳出一口血吐在雪白的餐巾紙上。

吳黑米忙去扶母親,他知道自己說多了,自己出去打工的事不該讓母親知道。吳黑米扶母親重新躺在床上,說道:“我隻是說說想法,我能隨便放棄學業嗎?媽指望我什麼我能不知道嗎?” 母親聽了他的話,地閉上眼睛,呼吸也平穩了許多。吳黑米看到,母親的眼裏滾出兩行清淚。

第二天吳黑米背著書包,和母親告別上學去了。但他還沒走出他家樓區200米,就轉變了方向,去了汽車修配廠,開始了他一天修車的勞作。

吳黑米對修車很有天賦,幾乎不用人指點。老板很賞識他,決定提前支付他半個月的工資。吳黑米盤算,這錢夠他母親做3天化療了,盡管少了點,吳黑米還是覺得挺值,至少能幫母親減輕3天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