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果然信守諾言,對兒子的事再沒過問半句。經曆了這次“生死考驗”,他嚇得再也不敢逃學,隻是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跟父親說過半句話,他恨父親如此絕情。

若幹年後,他變成了城裏人,他自己也做了父親。春天,山花爛漫,他帶著兒子又去了那個景點。看見有人正在鐵索上行走,3歲的兒子驚得半天合不攏嘴。他自豪地說:“那有什麼了不起,爸爸14歲時就能飛渡鐵索。”兒子向他投來崇拜的目光,豎起大拇指說:“爸爸,你真勇敢!”他拍拍兒子的小腦袋,笑了,眼裏卻濺出淚花。在他大學畢業前,父親永遠地留在了這片蒼茫的大山裏。丟失的玩具

雕塑家有一個12歲的兒子。

兒子要爸爸給他做幾件玩具,雕塑家從來都沒答應過,隻是說:“你自己不能動手試試嗎?”兒子就很氣憤。但時間一長,他拗不過爸爸,便不再哀求、糾纏,試著按自己的想象製作起來。

起先,雕塑家對兒子的“工作”不管也不問,放任自流。兒子常常製造出一些奇形怪狀的東西,自己很快活,但不久便玩膩了,重新製作。

為了製好自己的玩具,兒子便開始注意父親的工作,常常站在大台邊觀看父親如何運用各種工具,然後模仿著運用於玩具製作。父親也從來不向他講解什麼,依然放任自流。

1年後,兒子好像初步掌握了一些製作方法,玩具造得頗像個樣子。這時,父親偶爾會指點一二。但兒子脾氣倔,從來不將父親的話當回事,依然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父親也從不生氣。

又1年,兒子的技藝顯著提高,可以隨心所欲地擺弄出各種人和動物的形狀,兒子還常常將自己的“傑作”展示給別人看,得到了很多誇讚。但雕塑家總是淡淡地笑笑,並不在乎似的。

忽然有一天,兒子存放在工作室的玩具全部不翼而飛了!他十分驚疑。父親說:“昨夜可能有小偷來過。”兒子沒辦法,隻得重新製作。

半年後,工作室再次被盜!兒子很傷心,決定將自己的玩具全部搬進臥室,但父親不允許,說會弄髒家裏。又半年,工作室又失竊。如此多次,兒子已漸漸長成一個少年。他有些懷疑是父親在搗鬼:為什麼從不見父親為失竊而吃驚、防範呢?

偶然一天夜晚,兒子從外邊歸來,見工作室的燈還亮著,便溜到窗邊窺視:隻見父親背著手,在雕塑作品前踱步、觀看。

好一會兒,父親仿佛做出某種決定,一轉身,拾起一把斧子,將自己大部分作品打得稀巴爛!接著,將這些碎土塊堆到一起,放上水,重新和成泥巴。兒子疑惑地站在窗外。

這時,他又看見父親走到他的那批小玩具前。隻見父親拿起每件玩具端詳片刻,還用臉頰貼貼它們,像親吻似的。

然後,父親將兒子所有的自製玩具扔到泥堆裏攪和起來!

當父親回頭的時候,兒子已站在他身後,瞪著一雙憤怒的眼睛。父親有些羞愧,溫和地撫摸著兒子的臉蛋,吞吞吐吐道:“我,不是,哦,是因為,隻有砸爛較差的,我們才能創造更好的。”

又10年,父親和兒子的作品多次同獲國內外大獎。剡子扮鹿取鹿乳

郯子是我國東周時期一個叫郯國的小國家的國君,他的孝名遠近聞名。

他的父母年老時,都患了很嚴重的眼疾,為此,郯子非常焦急,為了救治父母的病,他想方設法四處求醫。

他聽醫生說,治這種病最好的辦法是食用鹿乳。但是,鹿乳在市場上不能買到,到哪兒去找呢?即使到深山裏去找,鹿一見到人,也會一溜煙兒逃走的呀!該怎麼辦呢?郯子冥思苦想,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化了裝,找來一張鹿皮披在身上,還在頭上安了假角,然後趴在地上左蹦右跳的,遠遠看去,極像一頭頑皮的小鹿。郯子就這樣扮成小鹿,學著鹿走路的樣子,學著鹿“呦呦”的叫聲,混進了鹿群中,取母鹿的乳汁給父母親治病。

一次,他忽然發現林中有一支箭對準自己,他意識到,那是獵人的箭,獵人並不知道他是“一隻假鹿”。慌忙中他趕緊站起來,迎著利箭大喊“別射!別射!我是人!”獵人被郯子的孝心孝行深深地感動了,竟然表示以後再也不射殺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