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著綿軟了雙腿的楊堅不動聲色的出了天台,抬頭望天,寒白的臉沐浴著溫暖的陽光,明明汗濕中衣,明明凜冽如刀的寒風刮在臉,然他卻不覺絲毫冷意,心內,唯有劫後餘生的慶幸。
尉遲順亦停了腳步,深深看了眼楊堅,眼底裏暗芒閃,忽目光一跳,瞬時盯上同他擦身而過的冷天奴,原以為這小子會停下腳步請他這位國公爺先行,不想,這小子竟然目不斜視的徑自而去。
“……”尉遲順神色一僵,臉上泛了黑。
冷天奴不過剛被封了個正三命的低階武官,竟已視他這個封爵“胙國公”,官拜上柱國的將軍如無物了!
有心發難,可想到身處所在,又隱忍了下來,好歹這小子是太上皇剛剛賜封的小武官,他總不能明晃晃打太上皇的臉吧。
倒是楊素,鋒銳的眼刀盯著冷天奴,微皺眉,若有所思,眼見冷天奴與楊堅擦身而過時亦是頭不抬眼不睜,自顧自而去,他忽冷冷一笑,心內暗道:果然是生長在塞外毫無禮儀的野蠻小子!
並非是冷天奴不識禮儀,實是此時的他心有煩鬱,更懶怠同這些人虛與為蛇,索性借著不識禮儀之名,徑直而去。
看著揚長而去的冷天奴,目光深深的楊堅心有複雜,望著冷天奴筆挺如鬆的背影,忽就彎了彎唇,泄露他情緒的這表情一閃而過,快得不為人察。
忽覺落在自個臉上的視線,楊堅順勢看去,正撞上楊素眼底裏含著探尋深意的目光,楊堅若無其事般朝他略一頷首,轉而邁著四方步不急不慢的走了。
楊素同楊堅實是族兄弟,然因楊堅天生異相深受帝王忌憚,恐受其牽連,似楊素這些族兄弟大多遠著楊堅,至於是真心疏遠還是有意做給帝王看,隻有他們自個心裏清楚。
殿內,除了太上皇和他身邊低眉順眼的內監首領張孝初外,隻德親王賀知遠,內史上大夫鄭譯被太上皇宴後留了下來。
龍椅上,似無骨蛇般軟了身子,坐姿慵懶略略斜歪了身子的太上皇掀起眼皮,透著股子虛浮的聲音緩緩道:
“兩位愛卿,朕也是心有猶豫呐,”擺出一副信任,更是君臣交心狀的太上皇目光在這二人之間逡巡,溫聲道,“楊堅額頭生有龍角,這等異相之人,是該殺,還是該留?”
這話問的!
你都將人給放出了天台,轉而又來相問,這不是叫人為難麼?
你自個都猶豫不決沒有想好是殺是留,身為臣子的,又怎敢輕易出聲!
眼見太上皇一副你二人皆是朕之心腹,隻管大膽說,便是說錯了,朕也不會怪罪的信任表情,鄭譯神色恭謹的看向德親王,不管怎樣,德親王可比他這個“沛國公”身份尊貴的多,且官拜大司馬,更是比他這個內史上大夫位高權重,怎麼著,也得他先開這個口。
德親王麵對太上皇所問,一收之前宴席間的不以為意狀,神色認真,直言不諱道:
“陛下所問令臣不覺想起當年齊王曾對先帝所言,齊王言‘楊堅此人不會久居人下,應盡早殺之’,先帝卻道‘楊堅其人隻是將軍之才,不足為慮’,後又有朝臣在先帝麵前進言,言楊堅‘額生龍角,貌有反相,恐亂社稷’,先帝不悅,斥責道‘朕自有天命,豈是一麵有異相臣子所能撼動’!”
自信天命所歸的武帝終沒有殺楊堅,而這,也正是賀知遠的態度,賀知遠唇邊又泛起那抹不以為意的淺笑淡淡,似對楊堅其人全然不曾放在心上,繼而臉色又是一肅,麵朝太上皇,一字一句鄭重道:
“陛下您天命所歸,又豈是一小小臣子所能撼動!”
這話說的,怎就那麼悅耳呢?
眼見太上皇眉頭挑,眼角流露出自得愉悅笑意,鄭譯亦忙起身道:
“陛下,德親王所言甚是,陛下天命所歸又豈是我等肉眼凡胎的下臣所能比,楊堅他雖麵相有異,可還不是陛下您的臣子,服順恭命不敢逾越半分,就像那個背生肉翅‘天狼王’再世的瓦爾克,還不是乖乖的給一介小汗王做放牧牛羊的下仆!”
將楊堅同個放牧的相較,還真是將楊堅給貶到塵埃裏去了,可這話,亦取悅了太上皇,心有滿意的他略頷首,心道:
朕讓他楊堅生就生,讓他死就死,一個命全不由己的臣子又怎會撼動威脅到朕的江山社稷?
朕那個死了的老子都不怕,朕怕什麼?
待賀知遠和鄭譯走後,心情大好的太上皇徹底將自個歪倒在龍椅上,末了,慵懶道:
“左武伯,退下吧!”
“末將遵令!”屏風後洪亮的聲音應聲而起。
伴隨著甲胄行動間發出來的聲音和兵戈錚響,新上任的左武伯周定輝率領數名殺氣騰騰的內宮虎賁和禁衛從十八扇的屏風後魚貫而出,迅速撤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