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看不清參不透(1 / 2)

五月,桃花凋敝,草原披綠,

桃花城,瑤華閣,華沐堂。

“什麼?”一直靜靜的凝望著窗外綠意盎然院景的宇文芳猛扭臉,盯向晏堂的杏眸大睜,滿目愕然,她定定的看著晏堂,聲音頓,片刻,方又遲疑道,“你方才是說太上皇駕崩了?”

“正是。”晏堂略一頷首,所說簡單明了。

“你是說太上皇遺詔命‘隨國公’楊堅輔助朝政?”宇文芳仍難以置信。

晏堂眼角微挑,不置可否:“至少,明麵兒上所傳的遺詔是如此寫的,那個小皇帝遵遺詔又封楊堅為左大丞相,將正陽宮作為他的丞相府!”自此,他楊堅就可於宮內自由出入,行使他所謂的輔政之責了。

左大丞相?

竟然給他如此大的實權!

杏眸眸色深的宇文芳柳眉擰,禁不住搖頭,聲音帶了絲尖銳:“不對!不可能!”

“楊堅麵有異相,他額生雙角,‘龍角出帝王相’深受太上皇忌憚,他根本就不容於太上皇,太上皇大行前沒有賜他一死已是反常至極,下遺詔令其輔助幼主那就更加的不可能!”

晏堂深深看了眼宇文芳,暗暗點頭:果然是個聰慧通透的女子,看來宇文招很是信任疼愛這個嫡長女,竟然連朝堂之事也沒少對她講。

晏堂似是頗有耐心,更是難得的同宇文芳講上這麼多,道:“公主,宇文贇一死,如今宮中最大的就是天元皇太後楊麗華了,她可是楊堅的長女,而如今的小皇帝,是養在她的膝下,她可是領著小皇帝出來信誓旦旦的證明天子近臣,內史上大夫鄭譯捧出來的那道遺詔是真的。”

提及楊麗華,宇文芳目光微閃,甚至沒有在意晏堂直呼太上皇名諱,她眼底裏一片複雜,更是晦澀不明,末了,聲音涼涼:

“皇帝年幼,難免會受人擺布,可文武百官呢?難不成文武百官就看不清參不透,無人出來質疑嗎?”

宇文芳語氣中帶了連她自個都未發覺得驚急,晏堂所猜不錯,趙王宇文招確實對嫡長女宇文芳說過許多朝政大事,亦包括曾經齊王宇文憲的擔憂和力勸武帝殺楊堅之事,甚至連趙王本身都對生有異相的楊堅忌憚心重,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生怕其是真龍天子之命奪了他們宇文家的江山……

似想到什麼,晏堂微牽了牽唇,唇邊一抹涼薄。

太上皇死的時候,內宮已被楊麗華把持,內監首領張孝初恰巧病倒,隻大太監王有德帶著一眾小太監宮女們在宇文贇身邊伺候著,太上皇掙紮著身子宣賀知遠等朝臣見駕,可除了上柱國大將軍宇文仲、禦正中大夫顏之儀和內史上大夫鄭譯、侍衛宮中的禦史大夫柳裘等人,德親王賀知遠和中央禁軍大統領肖佐、胙國公尉遲順、大司寇齊桓、宗師中大夫宇文騰等一眾重臣卻是姍姍來遲,這些人進宮之時不是遭遇刺殺便是驚了馬,待匆匆進了宮趕到天台時正聽見宮中鳴鍾聲響,到底是晚了一步!

聽到晏堂所說,宇文芳心沉了下去:如賀知遠這等武帝托孤的重臣竟然在長安城裏齊齊遭遇刺殺和驚了馬,這顯然不是能以巧合解釋得了!

想到飛鷹傳書上所寫,晏堂唇邊一抹譏誚:“公主您所疑不錯,對於太上皇的遺詔,文武百官自是心存有疑吵成了一團,可奈何朝堂上賀知遠一句‘臣謹遵先帝遺詔’,就令朝中大半武將閉了嘴!”其餘的文武官員則發了懵!

宇文芳清淩淩的杏眸一跳,又是震驚不已:

她雖於出塞前一夜理智盡失,痛苦萬分的跑到德親王府指桑罵槐痛罵賀知遠無能,可卻不得不承認,有賀知遠這位睿智忠勇的國之砥柱在,北周就不會生亂。

可這位國之砥柱又如何看不透太上皇的心思,如何不知太上皇對楊堅的忌憚心重欲除之而後快,便是它人不知,他賀知遠又豈會不知?

宇文芳禁不住銀牙咬,臉上帶了慍怒,脫口而出:“糊塗!便是賀知遠識人不明,我父王叔伯等人又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