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諷刺的是,被刺死的警察,就是當日反對使用狙擊手的那名負責人。這名警察清楚嫌疑人的家庭狀況,知道他上有老下有小,卻被工頭拖欠工資,連給母親治病的錢都沒有,搶劫和綁架是被逼無奈。
事情最終的結果,嫌疑人犯罪情有可原,刑事上被減輕了責任。然而民事責任上,卻要承擔巨額的賠償費。即使他自殺,這筆賠償也要由他的家人繼續背負下去。被關押進監時,嫌疑人隻說了一句話。
為什麼那時候不殺了我。
死了,可以一了百了,活著,卻要承受不可承受之重。
那名出於好心而留下嫌疑人一名的刑警,最後不僅送出了自己的性命,而且還要被雙方記恨一輩子。沒有人記得,他不想枉送人命的初衷,沒有人記得,在嫌疑人情緒激動時是他第一個衝上前去救下了人質。
這位枉死的刑警,死後也沒有得到正名。
張瑋瑋看完這本書,整個心都沉甸甸的。
背負著罪惡的究竟是誰?是犯罪者,是這個社會,還是我們每一個人。
年幼的他難以說出心中的感覺,隻覺得好像被蒙上了雙眼,看不到一點光亮。究竟怎麼做才是對?究竟誰才是惡,誰才是正?小孩翻著書,心想寧蕭怎麼會寫這麼一個故事呢。從始至終,這裏麵就透露著絕望的氣息,就連唯一的一個象征著光明的人物,最後也是枉死在受害人家屬手中。看的讓人氣悶,也讓人對這個世界充滿質疑。
“看完了?”
就在張瑋瑋發愣時,頭頂上傳來一個聲音。
赫野從小孩手中接過這本書,仿佛撫摸愛人一般撫摸著書的封麵。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
因為在這個故事裏,他看到的寧蕭,和他是一類人。赫野最欣賞的,就是寫下這本書時的寧蕭。可惜,因為結局太過灰暗,這本書的初版銷量並不好。人們隻憧憬美好與光明,下意識地排斥這一類絕望的故事。
然而,正是因為缺少什麼,才憧憬什麼。正因為現實中本來就沒有多少美好善良,所以愚昧的人才更加渴望那些虛假的故事。真正描述這個社會本質的書,卻被他們遺忘到腦後。
而赫野不甘心這個故事被人遺忘。
《負罪人》,寧蕭的第一本小說,也是被赫野設計成現實案例的第一個案件,他不知費了多少心思,才讓這個故事變成真實。然而即便是寫下這個故事的寧蕭,設計出一模一樣的真實案件的赫野,都沒有料到。有一天,這個故事的關係人竟然會真的出現在他們麵前。
三年前,赫野百般謀慮,讓一切如他希望般實現。
三年前,寧蕭受了劇烈刺激,患上間歇性失憶的毛病。
三年前,徐尚羽失去了他的養父。
不一樣的是,在現實中,徐尚羽的養父並不是被被害人的家屬刺死,而是被他親手救下來的犯罪嫌疑人刺殺。
“我恨你!我恨你!你為什麼不殺了我,為什麼不殺了我!”
直到他死亡時,耳中聽到的都是自己辛苦救下的人表達的恨意。
【老爸,你為什麼收養我?】
【這個嘛,每個人都有活下去的權利,螻蟻尚且貪生,何況你一個小屁孩。】
【老爸,你是為了什麼當刑警,明明這麼危險。】
【你不當我不當,那有人幹壞事出來了誰去阻止?恩,認真的說,大概是一種使命感吧。這種事隻有我這麼帥的人才能幹啊。】
【老爸,你真臭屁……】
記憶中的笑聲已經越來越遙遠,然而一直銘刻在徐尚羽記憶中的,是那天他看到——那個永遠不會倒下,永遠替他遮擋風雨的人,躺在一汪血泊之中。
他的父親,熱衷於刑警的工作,兢兢業業,認為自己的職責就是保護所有人,哪怕是曾犯下罪過的嫌疑人。
然而,這個世界是怎麼回報他的?
三年後,徐尚羽打聽到寧蕭在黎明市隱居。
三年後,徐尚羽調轉到黎明市刑警總隊任職。
“哎,隊長,你認識這個叫寧蕭的嫌疑人?”
“不認識。”徐尚羽裝作不在意,揮了揮手手中的案卷資料。“走吧,上門拿人。”
當寧蕭開門的那一刻,徐尚羽清楚地感知到,有什麼已經開始轉動。
他向這個世界的報複,開始了。
作者有話要說:小七啊,你要的配角,來,拿好。
咳咳,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嗎?
ps:感謝裏愁的地雷,麼麼麼麼麼麼╭(╯3╰)╮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