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每天在聲樂老師那兒練過後,又在母親麵前唱。而每次唱完,母親都會走過來摸摸她的臉,對著女兒舒心地笑。她的音樂天賦很快露了出來,11歲那年她參加了全國大都市青少年歌唱大賽,一舉奪下少年組的銀獎,當聽到念她的名字時,她的眼淚“涮”地流了下來,而在台下,母親更是笑著淚流不止!14歲,她參加了第十四屆在德國舉行的國際舒曼聲樂大賽,而成為這項賽事中年齡最小的選手和50多年來國際舒曼大賽中第一位殘疾選手,最終,她用歌聲征服了世界,在大賽中她獲得特別獎,並獲得了“舒曼大賽使者”的榮譽稱號。
這位女孩就是來自中國西安的張佳歡。母親說:“別人是在用嗓子唱歌,我女兒是用生命在唱歌。”現在,16歲的張佳歡是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一名歌唱演員,為了讓女兒有一個好身體,母親要求單位在女兒化妝間臨時搭了個折疊床。化過妝後,母親會讓女兒小睡一會兒,在離演出還有一兩分鍾的時候她才舍得叫醒女兒。每一次叫醒,她都不叫喊,而是用手去輕摸折疊床上女兒的臉,母親的手一摸到臉上,她就醒了。接下來的演唱,張佳歡總能超常發揮——
演出成功回到後台,張佳歡通常都會做一件事,她會讓媽媽在輪椅前俯下身來,說:“媽媽,讓我摸摸你的臉。”這樣的時候,母親總會在女兒的撫摸中止不住地流下滾燙的眼淚……母愛無言
聽說過兩個有關母親的故事。
一個發生在一位遊子與母親之間。遊子探親期滿離開故鄉,母親送他去車站。在車站,兒子旅行包的拎帶突然被擠斷。眼看就要到發車時間,母親急忙從身上解下褲腰帶,把兒子的旅行包紮好。解褲腰帶時,由於她心急又用力,把臉都漲紅了。兒子問母親怎麼回家呢?母親說,不要緊,慢慢走。
多少年來,兒子一直把母親這根褲腰帶珍藏在身邊。多少年來,兒子一直在想,他母親沒有褲腰帶是怎樣走回幾裏地外的家的。
另一個故事則發生在一個犯人同母親之間。探監的日子,一位來自貧困山區的老母親,經過乘坐驢車、汽車和火車的輾轉,探望服刑的兒子。在探監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親給兒子掏出用白布包著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經炒熟,老母親全嗑好了。沒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頭。
服刑的兒子接過這堆葵花子肉,手開始抖。母親亦無言語,撩起衣襟拭淚,她千裏迢迢探望兒子,賣掉了雞蛋和小豬崽,還要節省許多開支才湊足路費。來前,在白天的勞碌後,晚上在煤油燈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們像小山一點點增多,沒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許多夜晚。
服刑的兒子垂著頭。作為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正是奉養母親的時候,他卻不能。在所有探監人當中,他母親衣著是最襤褸的。母親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萬語。兒子“撲通”給母親跪下,他懺悔了。
一次,結婚不久的同齡朋友對我抱怨起母親,說她沒文化思想不開通,說她什麼也幹不了還愛嘮叨。於是,我就把這兩個故事講給他聽。聽罷,他淚眼模糊,半晌無語。
影響一生的母愛
有一個朋友,經常不修邊幅,加上濃密的八字胡,總給人一種粗放莽漢的感覺。那天,一幫朋友聚會,聊著聊著就聊起各自的母親,這個西北大漢居然細膩、溫柔起來。娓娓地講述著母親生前關愛他的一些小事,聽者無不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