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七世紀,丹麥和瑞典發生戰爭,一場激烈的戰役下來,丹麥打了勝仗,一個丹麥士兵坐下來,正準備取出壺中的水解渴,突然聽到哀啍的聲音,原來在不遠處躺著一個受了重傷的瑞典人,正雙眼看著他的水壺。

“你的需要比我大。”

丹麥士兵走過去,把水壺送到傷者的口中,但是對方竟然伸出長茅刺向他,幸好偏了一邊,隻傷到他的手臂。

“嗨!你竟然如此回報我。”丹麥士兵說:“我原來要把整壺水給你喝,現在隻能給你一半了”。

這件事後來被國王知道了,特別召見這個丹麥士兵,問他為什麼不把那個忘恩負義的家夥殺掉?他輕鬆的回答:“我不想殺受傷的人”。雜誌社主編

L小姐是一家雜誌社的主編,朋友介紹一位美工給她。這位美工剛從另一家雜誌社離職,還沒找到工作。L小姐看他很客氣,也一副很聽話的樣子,便接受了她。

這位美工的功夫隻能說是中等,但L小姐待他不錯,放手讓他發揮,還主動幫他爭取待遇,那位美工也感激涕零地表示將“鞠躬盡粹”,於是L小姐更對她好了。

這樣一年下來,這位美工生活安定了,並在別家雜誌找到兼差,但也因此稍微影響本來的工作;可是她卻開始抱怨待遇太低,設計的東西也越來越差,最後竟然丟下沒完成的工作,到另外一家雜誌社去了。

L小姐氣得快炸了,沒事就說:“對人好,錯了嗎?對人好,錯了嗎?”

像L小姐這種情形很多人碰過,有道是“把心肝切給人吃,人還嫌腥”。富翁與兒子

從前有一個富翁,他有三個兒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時候,富翁決定把自己的財產全部留給三個兒子中的一個。可是,到底要把財產留給哪一個兒子呢?富翁於是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要三兒子都花一年時間去遊曆世界,回來之後看誰做到了最高尚的事情,誰就是財產的繼承者。

一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三個兒子陸續回到家中,富翁要三個人都講一講自己的經曆。大兒子得意地說:“我在遊曆世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幣交給我保管,可是那個人卻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幣原封不動地交還給了他的家人。”二兒子自信地說:“當我旅行到一個貧窮落後的村落時,看到一個可憐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裏了,我立即跳下馬,從河裏把他救了起來,並留給他一筆錢。”三兒子猶豫地說:“我,我沒有遇到兩個哥哥碰到的那種事,在我旅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錢袋,一路上千方百計地害我,我差點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經過懸崖邊,看到那個人正在懸崖邊的一棵樹下睡覺,當時我隻要抬一抬腳就可以輕鬆把他踢到懸崖下,我想了想,覺得不能這麼做,正打算走,又擔心他一翻身掉下懸崖,就叫醒他,然後繼續趕路了,這實在算不上什麼有意義的經曆。”富翁聽完三個兒子的話後,點了點了頭說道:“誠實、見義勇為都是每一個應有的品質,稱不上高尚。有機會報仇卻放棄,反而幫助自己的仇人脫離危險的寬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財產就是老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