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裏斯托弗·哥倫布於1451年出生於地中海邊的城市熱那亞,是聞名世界的探險家。他從小就被《馬可·波羅遊記》中所描述的東方深深吸引,向往探險、航海。
青年時期的哥倫布當了水手,學習了航海指揮、天文地理,掌握了拉丁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意大利語。
哥倫布常想:既然地球是圓的,人們繞過非洲東行就可以到中國。那麼,從歐洲向西航行,渡過大西洋,也一定可以到達亞洲。可是,這一條海路從沒有人走過呀!
哥倫布決定從大西洋尋找海上通道去亞洲,去中國!他向當時意大利著名的地理學家托斯坎內裏請教,得到了熱情、無私的支持。
當時美洲尚未被發現,歐洲各國盛傳亞洲是塊寶地,遍地是黃金,對傳說那裏盛產的寶石、絲綢、香料都垂涎三尺。所以,當哥倫布請求西班牙國王支持時,國王撥款一萬英鎊給他。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率三艘帆船、87名船員,從西班牙南端出發,駛進了當時所有海圖上都沒有標誌的未知的茫茫大海。
船隊航行了一個多月,遇上一片青綠的海域,海麵上盡是厚密的馬尾藻。船走了十幾天才擺脫了它們的糾纏,可眼前仍然是茫茫大海,無邊無際。
船員們不耐煩了,灰心了,紛紛要求返航。隻有哥倫布依然充滿信心。在他表示給大夥加倍付酬金後,船隊才又繼續向西挺進。
船隊在海上連續航行71天後,發現了一塊陸地!船員們高興得大叫大嚷,沮喪、沉悶的氣氛一掃而光。他們登上陸地,升起西班牙國旗,哥倫布宣布代表國王占領此地,命名該島為“聖薩爾瓦多”。
這兒的土人半裸著身子,皮膚不白不黑,臉上繪著彩色花紋,婦女鼻子上掛著金片。他們以為這些白人是天神,便跳起舞來歡迎。
哥倫布發現這島上很窮,既無珠寶也無黃金。他問土人:“你們的金片是從哪裏來的?”
“是從南方帶來的。”土人回答,可是南方在哪兒?他們也說不清。
第二天,哥倫布率船隊又駛向了茫茫大海,繼續去尋找盛產黃金的所謂南方,穿行在中美洲馬哈馬群島之中。
這天,船隊登上了一塊陸地,哥倫布以為這就是亞洲大陸,腳下的土地即是中國的一個半島。於是,他派了兩個人作為使者去內地見中國皇帝。
幾天以後,使者垂頭喪氣地回來了,說:“一路上盡是小棚屋,村裏很貧窮,不像是繁榮富饒的中國。”
哥倫布並不知道這兒是古巴島,還以為這是中國最貧窮的一個省,於是下令船隊繼續南行。
不久,哥倫布陸續發現了兩個大島,並為它們分別命名為“西班牙島”和“海地島”。他依然沒找到中國。
當時,哥倫布也不知道,他發現的是歐洲人從來都不知道的新大陸。而從這裏到亞洲,中間還隔著一個比大西洋遼闊得多的太平洋。
1493年3月16日,哥倫布率船隊返回了西班牙,這一天也就是完成了開辟橫渡大西洋航線和發現美洲大陸的日子。
哥倫布總以為他發現的那片陸地是亞洲,可為什麼與馬可·波羅描述的不同呢?他要弄清那到底是不是亞洲,於是,哥倫布又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率船隊橫渡大西洋,發現了南美洲。但他當時並不知道這一點。
哥倫布幾次遠航,發現的大陸並不富庶,與人們談論的亞洲毫無共同之處。他逐漸意識到,這些新大陸不是中國。
在長時間的遠航中,由於天氣炎熱、食物腐爛、暴雨襲擊、海水腐蝕、黃熱病的威脅,使航行越來越艱難,哥倫布隻得帶著遺憾離開新的陸地。
他尋找的中國卻一直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