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彥博和司馬光都是宋朝有名的大臣。小的時候,他倆就聰明過人,被稱為神童。

一次,小彥博與小夥伴們玩球,突然有個小夥伴把球擊到一個樹洞裏了。這是棵老樹,樹洞爛得很深。看著小夥伴們發愁的樣子,文彥博突然靈機一動,說:“我們去取水桶挑水去。”有個小夥伴問:“挑水做什麼?我們不掏球了嗎?”文彥博說:“等一下你就知道了。”水挑來了,他們七手八腳地把水灌進樹洞裏,一會兒水就灌滿了樹洞,皮球也浮了上來。小夥伴們都拍著手說“上來了!上來了!”他們拾起球,又高高興興地玩了起來。

司馬光小時候也喜歡玩遊戲。有一次,他正和小夥伴們玩遊戲,一個小夥伴很淘氣,爬到一口水缸的邊上戲水玩,一不小心掉了下去!小夥伴們聽見“撲通”的聲音,就跑了過去,見那個小夥伴正在水缸裏掙紮著。水缸很高,他們誰也沒辦法,缸裏的小朋友眼看就要淹死了。這可怎麼辦呢?司馬光看到院子裏有塊青石,他抱起石頭猛地朝水缸砸去,“嘭”的一聲,大缸被砸破了,水一下子從破口處流了出來,掉在缸裏的小朋友得救了。劉伯溫妙計救鄉親

明朝的大臣劉伯溫從小就聰敏過人。十歲那年,家鄉發生了旱災,很多老百姓交不出賦稅。有個愛告密的人就把這些人的名字報上去了,皇帝大怒,下令要把這些人都殺了。

劉伯溫的父親是當地的縣令,很體諒百姓。聽說皇帝的聖旨要送來了,就很發愁。劉伯溫見父親一連幾天都愁眉不展,就湊近父親耳邊,小聲地說:“我聽說欽差大臣愛喝酒,我們這……”父親聽了,高興地笑了。

欽差大臣帶著聖旨和名單來了。父親熱情地把他請到自己家的客房,擺上了豐盛的酒宴,陪著欽差大臣喝起酒來。不大一會兒,欽差大臣就喝醉了,躺在床上打起了呼嚕。

趁欽差大臣昏睡的時候,劉伯溫父子先放火點著了客房附近的一座破草房。火勢很快蔓延到客房。等到火快把客房燒得塌下來的時候,父親一下子推開房門,背起那官員就往外跑,這時候,欽差大臣還在打呼嚕呢。

欽差大臣剛醒過來,“忽啦”一聲巨響,客房塌下來了。他猛然想起聖旨和名單還在裏麵,就氣急敗壞地想去找,可大火早就把它燒毀了。他隻好垂頭喪氣地回去,對皇帝撒謊說,名單上的人已經都殺了。

後來,鄉親們知道是劉伯溫救了他們,都流出了感激的眼淚。三換老師的許衡

東漢時期有一個著名的學者叫許衡,從小就很聰明。三四歲的時候,鄰居對他的父親說:“您的孩子是個神童,還是早點請個老師教他,千萬別耽誤了!”

父母於是給他請了個老師。許衡讀書很快,7歲時就掌握了別的孩子十幾歲時才學的知識。隨著知識的增長,小許衡常提出一些令人難以回答的問題,有時甚至讓老師都感到尷尬。一天,許衡問老師:“人為什麼要讀書呢?”老師告訴小許衡說,讀書可以當官,光宗耀祖。小許衡聽了,繼續問:“難道除了當官,讀書就沒有別的用處了嗎?”

老師答不上來,感到這個孩子不同尋常,自己已經不勝任了。一天,老師對許衡的父親說:“我今天是來向您辭行的。我得回家去了。”

父親連忙說:“先生,是不是我的孩子讓您生氣了?我一定好好管教他!”

老師誠懇地說:“不是。這個孩子既聰明又勤奮。隻是我的知識有限,已經教不了他了,你們再請一位才學高明的先生吧。”

老師走了後,父親又為許衡請了一位老師。時間不長,這位老師也辭職了。於是隻得再請第三位老師,又過了沒多久,第三位老師也同前兩位老師一樣,認為許衡太聰明,自己教不了他,辭職走了。

從此,許衡以書為師,勤奮學習,後來成了一位才識過人的大學者。“書聖”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