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期的李大釗對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非常關心,他經常思索,怎樣才能尋求一條救國救民的道路。

1913年,李大釗東渡日本留學。在日本他接觸到一大批愛國青年,也看到了中國未來的希望。

1916年,李大釗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國,擔任北京《晨報》的編輯。他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叫《青春》的文章,鼓舞中國青年積極進取,號召他們勇敢地去創造一個青春的中國,青春的世界。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傳到了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看到了中國新世紀的曙光。李大釗也加入到傳播馬克思主義的行列中,擔起了向中國人民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重任。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馬克思主義思想,他在《新青年》的《馬克思研究專號》上,發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詳細全麵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又另外開辟了《馬克思研究》專欄,專門刊登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介紹馬克思的生平事跡。

1920年,李大釗在北京創立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擴大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立下了不朽的功績。之後,他領導了開灤煤礦大罷工和“二七”鐵路工人大罷工。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和革命鬥爭的蓬勃發展,使反動派非常害怕,他們大肆抓捕和屠殺共產黨人。

1927年4月,李大釗被敵人逮捕了,即使在監獄裏,李大釗也不忘宣傳革命的道理和主張。敵人使用各種手段嚴刑逼供,堅貞不屈的李大釗讓敵人什麼都沒有得到。敵人無計可施,又畏懼李大釗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隻有秘密將他殺害,當時他年僅38歲。李大釗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將永遠被載入史冊。

鋼鐵戰士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長篇小說,書中主人公保爾就是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原型,他是一位在戰鬥中受重傷而全身癱瘓、雙目失明的紅軍戰士,他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曆為基礎創作而成的。

為了寫作,他在病床上做了個木框,然後放在胸前的稿紙上,用手摸著,沿著木框寫字,寫好一行移動一行。為了記住已寫好的章節,他必須得把前麵的內容背下來,再邊構思邊創作,同時傷痛還不時地打擾他,劇烈的疼痛常常使他捏斷了正在寫作的鉛筆,但他一刻也沒有停止,他在與病魔搏鬥,與時間賽跑。

經過兩年的艱苦寫作,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終於問世了,並成為了廣大年輕學習的楷模。

勇敢的青年

劉伯承是我國十大元帥之一。在青年時有一次眼睛受了傷,來到醫院裏治療,當沃克醫生解開他右眼上的繃帶時。不禁吃了一驚說道:“你一定是個軍人,這樣重的傷勢,隻有軍人才能這樣鎮定自若!”在手術時年青的劉伯承拒絕使用麻醉劑醫生很是不解,他說:“醫生,我擔心麻醉藥會影響我的腦神經,我今後還需要有個非常清醒的大腦啊!”醫生問:“你能忍受手術過程中難以忍受的疼痛嗎?”他堅定地說:“能!我一定能!”在整個手術過程中,病人一聲不吭,雙手緊緊抓著床邊,一條嶄新的白床單竟被抓破了。手術結束後,劉伯承忍著痛笑著告訴醫生:“我一直在數你的刀數,是72刀。”沃克醫生不禁失聲道:“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稱得上是一個軍神。”

布魯諾為真理獻身

布魯諾是16世紀意大利哲學家,他從小就喜愛天文學和哲學,當修道士的時候,他就對《聖經》中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這一觀點產生了懷疑,後來他看到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更堅定了自己的看法。不僅如此,他還發展了哥白尼的學說,認為太陽也不是宇宙的中心。為此,羅馬教會把他看成死敵,到處追捕他,布魯諾隻好逃亡國外。後來,布魯諾的一個朋友出賣了他,他落到了羅馬教會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