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二樓的教師閱覽室最裏麵一排書架後,有一個小門,推開進去是一層樓梯,通向圖書館天台,朱放常常可以躲在這裏一整天。
這是朱放的一個秘密,或者,他故意隱去不想與別人分享的東西,再或者,他根本就沒有與之分享的人。老師們大都知道這個天台,但很少有人想到要上去,早些年有些住在學校裏的老師在天台上曬衣服被子,後來學校新蓋了教師家屬樓,人人都有了自己的陽台,便沒有人想到要去圖書館的天台了。
學生很少有進得了教師閱覽室的,除了幾個圖書管理員,朱放算一個,負責二樓的教師閱覽室,其他的學生大都湊熱鬧地擠在一樓的大館工作,他們熱熱鬧鬧的給圖書分類,歸並新進的和歸還的書,沒有人願意到二樓與朱放合作,即便老師也不大得意這個看起來悶悶的學生,隻是他做事實在是沒有什麼差池,所以也隻是撓著頭皮說:“朱放啊,幹活倒是還蠻認真的。”其他的,就也如此這般地沒有下文了。他們,大都不願與這個安靜的男生為伍。
因為,他實在太靜了,靜的可怕。你能想象一間完全沒有聲音的空屋嗎?連空氣流轉的聲音也聽不到,讓人以為是自己瞬間失聰。朱放的安靜,就是這樣一種讓人歇斯底裏的安靜。
朱放沒有爸爸,也許是死了,也許是走了,沒有人提起,他也不追問,別人不會在乎路上隨便走著的某個小男孩有沒有爸爸,朱放自己好像就把這樣的問題忽略過去了。
有次朱媽媽實在憋不住了,問朱放怎麼不問爸爸去哪了。朱放就認真的問為什麼自己沒有爸爸。出發媽媽反而語塞了,她還沒想到怎麼答,就堅定的告訴小朱放:“你不需要爸爸。”至此朱放也堅定的認為他是不需要爸爸的。
但還是需要的,有時不需要時因為沒有,所以才認為需要時一種沒有道理的念頭。朱放上的幼兒園每個下午發水果給小朋友們吃。別的小朋友都表現強烈的把蘋果鴨梨送給阿姨吃,阿姨下班的時候每次都能拎一袋子水果做福利,隻有朱放認真的看著別人,吃光自己的水果。阿姨每次下班途中都在糾結,全班二十四個人,隻有二十三個水果,她覺得不甘了,她想著多出來的一個水果的諸多用途:做果醬,給自己的小孩當宵夜,周末帶到父母家裏……終於她在某一個下午發說過的時候,叫住了朱放,循循善誘:
“小朋友們應該尊重師長,朱放你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嗎?”
“沒有。”
於是伴著伴著老師講故事的過程,朱放還是吃完了自己的水果。老師真的憤怒了,她沒見過這麼不開竅的孩子,她想伸手一把搶過朱放手裏的水果,這個念頭讓她覺得自己很邪惡,怎麼會冒出仗勢欺人、以大欺小的想法呢?她自責了一下,把這些念頭的來源全都推到了麵前的小孩身上,一定是這個邪惡的小孩讓自己冒出了邪惡的想法。她又羞又憤,嘴唇哆嗦著給了朱放一巴掌:“你走吧。”
朱放死命的瞪著老師,一言不發的走開。這使老師的心頭怒火熊熊燒了起來,別的小孩是會哭會鬧會害怕的,但麵前這個小孩雖被打了一巴掌也不哭也不鬧,讓她覺得渾身的力氣像是打在棉花包上,消散於無形了。
“朱放你回來!”於是又一巴掌,“你敢瞪我!”
朱放再次離開的時候閉上眼睛,老師更加羞憤:他怎麼能一言不發的羞辱自己呢,他怎麼能以閉上眼睛的方式藐視自己呢,真是個奸詐的小孩!這個中年婦女如同任性少女一樣刷起了小脾氣,那天朱放挨了四巴掌。但老師還是沒有得到他的水果。
這是通往圖書館天台的第一步,從幼兒時代起朱放就不被人所喜歡,因為他的執拗與沉默。老師們總皺著眉頭覺得他是個怪小孩但又說不出哪裏怪,同學們覺得他幾乎是怪的可怕了,他們本能的推擠他,就像所有生物都本能的趨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