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趣聞錄

作者:孫方友

卻說陳州太吳陵有一名道,叫呂潭月,攻習丹青,又自學書法,造詣深厚,被人譽為“陳州老道”。

雖身為出家之人,呂潭月卻有一枚人人皆知的閑章,上篆“好色之徒”。除此之外,呂潭月還有一怪,就是無論書寫或繪畫均由自己研墨。

所以,若索求他的字畫,千萬不可坐等。因為研墨時,他均是把自個兒關在書房內,一方硯台一方墨,慢條斯理地旋轉。看著那如薄油的墨花兒,如輕雲似的在硯台上展開,再把硯墨挪到陽井下,看日光相映之中,那墨呈現出或紫或藍的色彩。他說,墨分五色,不僅要會看,更重要的是會欣賞,故而自稱“好色之徒”。

光緒三十一年袁世凱五十壽誕,陳州知州為巴結袁世凱,便讓呂道人畫一幅壽圖。

呂潭月一聽,連連抱怨知州大人說得太晚了,並說給袁大人祝壽,絕非小事,應半年前就打招呼。眼下距壽辰不足一個月,怎能來得及?

知州一聽,很是驚訝,心想畫一張鳥畫怎能如此費時?知州就以為呂老道拿大,笑了笑說,雖然時間緊一些,但畢竟還有二十幾天,隻得請道長費神了!從今天開始,別的一切事兒全由我包攬,你就一心一意地畫吧!

呂潭月隻得把自己關在畫室中,日日研墨不叩仙。知州不但派人送吃送喝,還派專人悄悄打探,可得到的皆是“老道仍在研墨”的消息。眼見袁世凱壽辰將至,一切備齊,就缺壽圖,知州終於耐不住,親自趕到太吳陵問呂潭月:“道長,袁公壽誕迫在眉睫,求您的丹青何時能得?”

呂潭月說:“既然你催得急,這樣吧,三天以後派人來取!”

三天以後,陳州知州派人從太吳陵取回了呂老道的墨寶,展開一看,是一幅巨畫,畫名為《潔荷》。畫麵是一片片又肥又大的荷葉,有的迎風半卷,有的昂然屹立,動靜搖曳,氣勢磅礴,絕非一般畫家可為,令人歎為觀止。

陳州知州派專人騎快馬日夜兼程把《潔荷》壽圖送往京城,袁世凱很是高興,特意把壽圖掛在大廳內,以示炫耀。八月二十那一天,京城中前來祝壽的大小官吏如過江之鯽,連內監總管李蓮英也來了。

袁世凱不敢怠慢,小心陪總管大人從大廳向內廳走去。走到大廳時,袁世凱有意向李蓮英炫耀道:“李公公,這是家鄉陳州府派專人送來的壽圖!”

不料李蓮英一看那張巨畫,不由掩嘴一笑,問袁世凱:“袁大人,這畫是何人所繪?”袁世凱說:“聽說是一位老道人!”李蓮英又笑道:“袁大人,恕我直言,這個長毛老道在戲耍你呢!”

袁世凱疑心重,一聽大驚,問:“公公此話怎講?”李蓮英說:“實不相瞞,他這肥大的荷葉全是用屁股坐出來的!”經李蓮英一提醒,袁世凱當即就看出了那一片片荷葉全是兩半兒屁股印兒,不由惱羞成怒,一把撕了壽圖,又急忙派人火速趕往陳州捉拿老道呂潭月。

不想那時候,呂老道早已離開陳州,四海雲遊去了。

事後袁世凱偷偷請教李蓮英說:“李公公,您怎麼一眼就可以看出那荷葉是屁股所為?”

李蓮英笑道:“這本是在民間流傳的笑言,不想被人利用,連給老佛爺的祝壽圖中也有這種‘屁畫’,隻是小的不敢言明而已!”

後來袁世凱為證實李蓮英所言,特派人研了半澡盆墨汁,在地上鋪好宣紙,然後叫來一畫匠,讓他脫光了衣服用屁股蹲荷葉。那畫匠用屁股蘸墨坐了幾回,由於功夫不到,不是色重墨多浸爛了紙張,就是用偏了力氣隻印了一半兒“荷葉”。忙忙碌碌半中午,最後弄得一團糟,白費了半澡盆墨汁,笑得幾個家丁喊肚疼。

這時候袁世凱才悟出那幅壽圖乃是一幅真正的精品,回想那浩瀚的畫麵,宏大的氣勢,大有“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之感。但畫已毀,後悔晚矣!仔細想來,世上有口筆、懸筆、指畫多種,為何不能用屁股畫荷葉?再說,看畫講畫,為何要追求何種畫法?就如一道好菜,為何要去聯想那做菜的過程?更如做官,隻講品位,何必計較達到目的的心計與手段?